周六清晨6时的重庆,黑夜还未隐去,来自全国的96名大学生正在等待着抽取初赛的号签。无法预料的抽签的结果将决定着参加第八届全国高校德语专业大学生德语辩论赛的选手们的辩题和辩论台后较量的对手。
比赛的24场辩论伴随着的是激烈的辩论和严格的计时:第八年举办的辩论赛吸引了前所未有的众多的参赛队伍,更后只有其中的48支队伍获得了在位于重庆的四川外语学院参赛资格。辩论赛的举办地点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指定,并与歌德学院联合主办。
每个清晨将从八个主题中抽取其中一个作为每场辩论的主题,参赛者在辩论赛开始前一周对这些主题进行准备。不同的是在决赛中强调的是即兴演说的能力,因为辩题是在辩论开始之前才宣布。
初赛时,学生们激烈地就以下问题展开辩论:公共交通安检是否必要;父母在子女伴侣选择是是否具有发言权;中国是否应该将文物从国外买回来。为了支撑论据,选手们几乎用上了所有的方法:为了赢得了观众的支持,他们时而可爱时而严肃。相反的,另一支队伍则试着抛出问题让对手陷入困境。半决赛时,一方队伍认为繁体字不应该成为必修科目。他们提到,作为中学教育的一部分,繁体字太难了。另一方针对该观点反驳说: “难道因为德语太复杂了,我们现在就不再学习了吗?” 热爱语言的观众们听到这样的回复都忍俊不禁。很出彩的一点是选手们都善于运用熟语,无论是德语的还是中文的,大家都调动了自己的全部的语言才能。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