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象山的码头上,一排排渔船在阳光下整装待发,对于这个港口小镇的居民来说,一年一度的开渔节是个大日子,因为开渔节意味着这些船家即将扬帆出海,为每家每户带来重要的经济来源。 “能上山莫下海”一直是广大渔民的心声,然而在靠海吃海的渔民心里,海洋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如今,互联网这阵风也刮到了海上,悄悄改变着这个传统的行业。
开渔节前夕,在宁波海上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上鲜”)举办的“海上Wi-Fi产品发布会”上,一百多名当地的船老大集聚一堂,仔细研究着专门为他们研发的两款应用:“海上鲜渔船版”和“海上鲜买家版”。 出海人不再“失联” “海上Wi-Fi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无线网络,是通过北斗卫星和我们自主开发的北斗智能终端,再结合手机端的App达到和岸上交流的目的”,海上鲜CEO叶宁说道。叶宁介绍,海上Wi-Fi目前已经覆盖了全中国的海域。 “海上鲜”有两款应用,“渔船版”主要是在海上没信号的情况下,让出海渔民可以收发信息,查看天气预报,获取新闻资讯,把即时的捕捞信息发送到海上鲜交易平台。而“买家版”除了平常支持移动网络的通信外,也支持在没有信号的海上通信,买家随时查阅码头即将到港的鱼货信息并购买。“渔船版”的用户是那些到时间就要出海的渔民,“买家版”的用户则主要是岸上的家人以及海鲜的线下买家。
海洋对渔民来说像是一个变幻莫测的孩子,时而平静时而汹涌,因而岸上的家人更关心的是出海人的安危。但由于海上并未覆盖移动信号,此前他们只能通过卫星电话联系。“卫星电话贵,一般都舍不得打,在海上手机就是个摆设,”已经吃了十几年“海洋饭”的李海东告诉《IT时报》记者。李海东表示自己目前还没有用过“海上鲜渔船版”,但是已经下载了应用,这次出海就会在船上装好设备,尝试一下在海上也能和家人随时联系。 不同于李海东,丁浩已经尝到了海上鲜的甜头。
作为卓绝个试用者,丁浩讲述他使用海上鲜的体验时有些兴奋,“可以随时和家人聊天,经常和老婆一说就100多条,无聊时也可以看看新闻资讯。”不过对于丁浩来说,更主要的还是渔船版发布的即时天气信息,各大渔场的天气状况一目了然,“对我们打鱼的来说,没有什么比天气更重要,”丁浩说道,而能够和买家直接在海上通过手机交易,也让丁浩和其他船老大对海上鲜更加青睐有加。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