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同行都在使用奇网校

Online Service

【主题演讲】国务院参事夏斌:中国经济调整过程中当心“温水煮青蛙”,防范损失更多的财富

发布时间:2018-02-23 13:52:33


2016年4月10日上午,国务院参事夏斌教授为浙江大学总裁班的学员做《调整中的中国经济》主题演讲。夏斌教授是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席,长期活跃在经济卓绝线。目前他正在全力推动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的建设,这个基金会汇集了中国和国际学界卓越的专家,马斯金就是其中一位学术顾问,旨在推动经济学的发展和国际对话能力的提升。

嘉宾名片:

夏 斌,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理事长,博士生导师,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

现任国务院参事、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席、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曾长期在中央银行工作,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政策研究室负责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司长等职。90年代初曾任中国证监会交易部主任兼信息部主任、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目前兼任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行政学院和数所知名大学的兼职教授,《银行家》杂志编委会主任、北京市、上海市等政府金融顾问。

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有关学术论文曾获中国孙冶方经济学奖,并多次获中国金融学会全国杰出论文奖。

以下与大家分享夏斌教授的精彩课程内容: 

一、中国经济曾经的“超级繁荣”

2002年-2011年,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十年黄金时期,增长因素有两点:

(1)内部因素:人口红利。劳动力迅速增长:1978年4.1亿,1992年6.7亿,2002年7.5亿,2011年7.9亿;人口抚养比逐年下降: 1978年39.5%,1992年33.2%,2002年29.8%,2011年25.4%;高中及高中以上受教育者人口占比逐年提高: 1978年7.1%,1992年9.7%,2002年14.8%,2011年22.9%;

改革红利:1978-1991年出口年均增长12.2%,1992-2001年为15.5%,加入WTO后,2002-2011年出口年均增长21.2%;投资迅速扩张,年均贡献率由第二阶段(1992-2001年)的33.5%提高到“超级繁荣”阶段的53.9%

(2)外部条件:美国宏观失误,制造了一个大泡沫

二、中国经济调整的必然性

1、从趋势看,未来中国经济必然趋于一个从过去两位数高增长的平台,逐步迈向相对趋缓增长的平台。这一趋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力量决定的,并不完全是经济周期的问题,也不是宏观经济政策力量所能简单支配、调整的。此时如果采取相反‘过度的’政策调整,只能使经济震荡加剧。所不同的,只是表现时间的早晚问题。”

2、“超级繁荣”的代价


房地产泡沫、产能过剩、地方政府债务,造成金融系统风险隐患,还产生了遗留问题:空气、水、土地、生态及国民福利。

3、经济下行的必然性

消费:增长的缓慢

投资:制造业:“超级繁荣”时期投资平均增长率为35.5%,近三年平均增长率为13.3%(2013年18.6%, 2014年13.1%,2015年8.1% )

房地产: “超级繁荣”时期投资平均增长率为26.1%,近三年平均增长率为11.2% (2013年20.2%, 2014年10.9%,2015年2.5% )

基础设施建设:“超级繁荣”时期投资平均增长率为20.6%,近三年平均增长率为19.0%。但地方债务风险凸现(债务置换),赤字率在提高,未来基础设施建设不可持续原有高增长率。


三、调整意味着什么?

1、美国得病,中国吃药过多:中国货币供应量(M2)急速扩张

1953-2008年  55年间M2增长47.5万亿

2009-2012年   4年间M2增长50.0万亿

2013-2015年   3年间M2增长41.7万亿

2、调整:破产增多,失业增多

四、调整注意节奏与力度

1、钢铁:2016年始,用5年时间减粗钢产能1-1.5亿吨

2、煤炭:2016年始,用3-5年时间,减产能5亿吨,减量重组5亿吨

上述两项人员分流180万人,安排1000亿专项资金

五、调整的方向

1、以总需求结构讲,主要是消费率的提高

2、以实现结构变化看,主要靠改革

六、调整政策:综合的、组合的

1、货币政策:总量偏松,精准调控

2、财政政策:赤字率提高,减税减费

3、其他一系列政策:鼓励创新、精兵简政、一带一路、六大消费工程、十一大类重大工程包……

七、调整正出现好的势头

1、产业结构

2015年第三产业同比增长8.3%,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

2014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50.6%,2015年对GDP的贡献率进一步上升至57.7%

2、需求结构

2015年更终消费贡献率达66.4%,比2014年高14.8个百分点

3、工业结构

传统制造业发展缓慢,高科技行业增速较工业增加值增速快,装备制造业较工业增速快1.2个百分点,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增速更快。

4、利润结构

高新科技产业利润增长较快。2015年,工业利润增速同比负增长,计算机等通讯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速为5.9%。

5、投资结构

民间投资快于政府。2015年民间投资同比增速10.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4.2%。

6、收入分配结构

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8.9%,实际增长7.4%,跑嬴GDP增速(GDP同比增长6.9%)

7、单位GDP能耗

在2014年较2013年单位能耗同比下降3.9%的基础上 ,2015年比2014年又同比下降3.1%,于此同时,2016年单位能耗政府预期目标在2015年的基础上还要同比下降3.4%。

8、就业

2015年GDP同比增长6.9%,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312万人,至2015年底,城镇就业人数合计为40410万人。

9、 CPI

2015年全年CPI同比增长1.4%,2016年1-2月同比增长2.0%。

10、简政放权

2015年要完成55项改革措施,其中1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目前一共取消下放了708项。

11、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调整

通过置换债务等手段,逐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12、在经济减速中未发生系统性风险

八、信心的来源

1、关于速度问题

增速下行是内在发展逻辑与主动调控的结果

中长期增长潜力:高储蓄率、人口优势与大市场、城乡差距

6.5%仍是大国经济体中绝对的高增长

中高速增长意味着对逐步解决自身问题提供了财力支撑

2、银行体系的资本实力是雄厚的

2015年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7% ,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150%以上。

3、防范大震荡的本钱

3.2万亿外汇储备和27万亿国企净资产

4、改革加快、红利释放、增量上过去产生问题的制度因素得到抑制

5、政府居安思危、没有“这次不一样”

国内:当然,不能盲目乐观!

国际:“我们的减速,你们的问题”

九、调整中需注意的问题

1、引导好预期:面对调整中的风险与损失,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2、金融对外开放的谨慎原则(国内资产评估贬值压力、国外美元加息)

4、房地产去库存与防泡沫

5、要有思想准备:不会发生美国式经济危机,但调整中必然会损失一些积累的财富,当心“温水煮青蛙”,防范损失更多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