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同行都在使用奇网校

Online Service

致家长:别让孩子的留学路变成不归路

类型:美国留学
发布时间:2018-05-30 17:03:50


最近,一个离奇的炫富事件引爆了北美留学圈。


事情的起源,是一名加拿大多伦多留学生的微信朋友圈:

“早起懵逼得上课!到了学校又在微信上跟我爸吵架!告诉我过节把家里收拾下,问我家里的画是不是送到了..到了挂上..我说我弄不动就各种唧唧歪歪!你告诉我这幅画我怎么挂??我现在真的体会到独生子女的痛苦了!”


“扫雪公司呢?为什么没来?我回趟家要先扫雪才能进得去门是吗?手冻得好疼...弄完这里我还要去看rudy...怎么下个雪我这么忙?”

“养猪模式正式开启!整个假期都在爸妈家里,除了蹦迪烧烤火锅,其它不用叫我了!”“没能赶上去蒙特利亚的飞机,很难过!!”


大别墅,各种精致家具,学习的烦恼是没有的,字里行间满满都是“哎呀,我家怎么这么有钱呢?”


当然,如果这仅仅是常规炫富,也不至于引起那么大的波澜。只是这个事件的后半部分,实在有点魔幻了——出现在这名留学生朋友圈的这栋房子,


根本就不是她家的,并且跟她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那为什么这位同学能堂而皇之,自由自在地出入呢?


原因就在于,这名同学有次受朋友邀请,去她朋友的朋友家(也就是该别墅真正的主人家)时,记住了别墅的开门密码。之后她便趁着别墅主人不在家的时候偷偷溜进去,在朋友圈过上了自己的“豪华”生活。


直到别墅真正的主人看到这些图片发现“撞房”了,该同学自导自演的闹剧才不得不以尴尬收场。


所以你说这位同学她家这么“富”,她父母知道吗?很显然,是不知道的。


这也是现在非常容易在留学生中间所滋生的恶习——爱慕虚荣,毫无节制。似乎自己去国外不是学习提升自己的,而是去享受生活的。


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在仍有许多人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理论来看待这种现象,将一切原因都归咎给了国外“享乐主义”的泛滥。


但其实很多学生留学生涯的走向,在国内的时候就已经初见端倪了。




我曾和许多的留学生交谈过他们的留学经历,在问及留学初期的生活时,大体上都可归结成憧憬和迷茫。


小刘就是其中一员,他称“青春期的躁动”让他在留学的时候备受煎熬。


一方面,为了向父母证明自己长大了,他希望拿出优秀的成绩来。


但另一方面,看到周围的朋友们到处游玩,心里又非常痒痒,感觉如果自己的青春都用在了学习上会不会有点荒废。


叁其实小刘的心态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存在的。只不过到了国外之后,这种感觉会愈加强烈,并且没有了国内父母的管制,突然到了一个无拘无束的地方,留学生们更容易通过享乐来逃避问题,并且以“我的青春我做主”来麻痹自己。归根到底,还是在国内没有培养起更加独立稳固的三观,尤其是在低龄留学火热的当下,在出国前家长们更


不能仅仅只关注孩子们的英语学习,还应该关注孩子们心理层面的教育:


首先,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不论在出国前还是在出国后,都需要与孩子保持一个有规律的沟通,帮助孩子们走出自己内心的迷茫,确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


然后,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对话的环境,让孩子从过去的被动式思考转变为主动式思考,当他们碰到问题的时候,不要再大包大揽替他们决定,而是应该通过对话来让他们主动分析利弊,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这一步不容易,但是至关总要,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不被外界的“花”迷了自己的双眼。


最后,教做饭。这是小刘强烈向我建议的,他说咱中国人的胃其实都被惯坏了,吃个几顿外国大餐,就忍不住怀念起祖国的美食来,尤其是父母做的家乡菜。其实教做饭是表,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才是真正的目的。


出国不是一剂什么都能治的神药,在国内存在的问题,到了国外依然会存在。甚至会变本加厉。只有在国内的时候赋予孩子们一颗勇敢独立的心、一个能思善辩的大脑、一副灵巧能干的手脚才能助他们在未来的留学生涯中一帆风顺、凯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