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同行都在使用奇网校

Online Service

当卓越,而非当领导——刘澜

发布时间:2018-02-23 13:51:17

对领导力更大的误解,就是在领导力和职位之间划上等号。中外都是如此,但是中国尤甚,原因很简单——在现代汉语中,“领导”这个词更流行的用法,就是指“担任领导职位的人”。许多人认为:(1)领导力是有领导职位的人才需要的;(2)只有担任领导职位,才能发挥领导力;(3)自己能够担任领导职位,就是自己已经有领导力的证明;(4)因为自己有领导职位,所以别人就会服从自己的领导。

实际上,就像我在《领导力就像爱情》一文中所说:领导力就像爱情,领导职位就像婚姻。婚姻和爱情有联系,但是有婚姻不一定有爱情——担任领导职位的人不一定有领导力;有爱情不一定有婚姻——真正发挥领导力的人不一定是担任领导职位的那个人;有时候,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领导职位可以是发挥领导力的障碍。

领导力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卓越力”。担任领导职位的人,我们叫做领导;真正实施领导活动的人,我们叫做“卓越”。领导有下属,而卓越有追随者;领导运用权力,而卓越运用影响力;领导安于现状,维持秩序,而卓越与时俱进,迎接变革;领导追求地位,而卓越追求成果;领导发布命令,说“给我上”,而卓越以身作则,说“跟我上”;领导抓权,让自己伟大,而卓越授权,让众人伟大。

长征就是区分领导和卓越的一个完美案例。长征的更高“领导”是谁?在遵义会议之前,是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博古。在遵义会议(更准确的说是遵义会议之后随即召开的扎西会议)之后,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是张闻天。然而,博古尽管是更高领导,却不是卓越——他没有发挥领导力,几乎把中国革命带入绝境。而连中共中央的核心决策层都没有进入的毛泽东,却成功地促成了遵义会议的召开,扭转了中国革命的局面。之后八年的时间里,尽管是张闻天担任总书记,毛泽东却实际发挥了卓越的作用。

不当更高领导,可以当卓越——长征中的毛泽东便是如此。当上了更高领导,也要追求当卓越——香港企业家李嘉诚便是如此。李嘉诚称之为老板和卓越的不同:“我常常问我自己,你是想当团队的老板还是一个团队的卓越?一般而言,做老板简单得多,你的权力主要来自你地位之便,这可来自上天的缘份或凭仗你的努力和专业的知识。做卓越较为复杂,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要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态度与能力一样重要。卓越领导众人,促动别人自觉甘心卖力;老板只懂支配众人,让别人感到渺小。”

当然,领导力和领导职位并非完全没有关系。我在“领导力的八项修炼”的工作坊上,都会问参加培训的经理人这个问题:领导力和领导职位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他们一般都会这么回答:“领导职位能够为发挥领导力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这个回答是对的,但是不完整。的确,领导职位可以是发挥领导力的帮助。拥有领导职位,意味着你拥有更多的组织资源来发挥领导力。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当选为政治局常委,卓绝次进入中共中央核心决策层,对于他发挥卓越作用也是很关键的资源。

但是领导力和领导职位之间的联系,至少还有另外两点。首先,担任领导职位,意味着你有发挥领导力的责任。所谓的领导职位,其实也可以叫做管理职位,也就是层级组织中的一个岗位,往往同时要求你从事三种活动:处理、管理和领导。简单地说,处理是循规蹈矩地做事,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领导是做正确的事。在层级组织中,职位越高,从事领导活动的责任就越大。也就是说,当领导的人必须要当卓越,责无旁贷,不然后果很严重——博古就是个例子。

然而,领导职位在很多时候会成为发挥领导力的障碍。这跟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道理类似,但是几乎没有经理人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尽管担任领导职位的人有从事三种活动的责任,但在大多数时候,他们从事的是管理活动。管理活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技术性问题。而领导活动是学习新的方式,解决没有现成答案的难题。担任领导职位的人,往往容易犯这样一个错误:因为自己拥有职务权威,所以认为自己掌握所有问题的答案,导致把难题当做技术性问题处理。博古就是如此:中国革命是一个难题,但是博古作为一个技术性问题处理,认为自己拥有现成的答案——俄国革命的模式,从而使得自己的职务权威阻碍了领导力的发挥。

每个经理人、每个“领导”面临的更大的挑战就是:当卓越,而非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