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符号,凝聚传统人文精神,契入中国文化风骨。
琴,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心灵伴侣,在现代紧张繁忙的生活中,这是一种让我们精心修养的生活美学。
一声散音,澹若洞泉,雪其躁气,释其竞气!
一声泛音,致清致洁,扫尽炎热,飘然欲仙!
一声按音,宁静致远,心无挂碍,指有余闲!
五一小长假,九州书院精心古琴班又迎来了一批有缘人,他们从各地赶来,放弃难得的假期,只为圆心中的古琴梦!
在开学仪式上,山长耀华先生到场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勉励大家坚持学习,以琴作为雅致生活的载体,重塑自己的生活形态,提升生命境界,并鼓励大家将国艺与国学课程学习相结合,内外兼修,立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从报名前的疑惑,“我是零基础,三天的时间真的能学会吗?” 到开课前一天的现场“踩点”,察看书院环境,再到三天课程结束后的欣喜感动,家人听到琴音后的震惊。“原来古琴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原来看似像天书一样的减字谱比五线谱还好记”“在周围坐立不定的氛围里,少有拨动心弦的东西,但于我---古琴便是!”
抚琴之路,是一条自我生命展开的道路,让我们回归身体的放松自在,回归内心的清静明觉,与天地万物相交游,与大化之气相鼓荡!
九州书院精心古琴班自15年初推出,颇受学员的喜爱,每月一期的课程从未间断,且常常因学员的热情需求增加课程,至今学员已数百人。
九州书院精心古琴独特的授课方式也得到了学员们一致的认可和赞许。我们的教师团队采用组合式教学,三位资深古琴老师弹唱诵读,以心法驾驭技法,以琴声放松身心,让现代人通过短短三天的学会古琴,感受静心的喜悦。
这三天时间,同学们从零基础到古琴的散音、泛音和按音,从断断续续的一根弦一根弦拨弄到能够完整的弹出小曲。一曲完结,仍然余音绕梁。过堂,即紧张又兴奋,抽签过后,同学们陆续上前弹奏鹿鸣,琴声、笑声在课堂中弥漫,当所有同学弹完后,突然发现,三天学会弹琴,真的不是梦!!
三天的课程,大家收获了指法,技法,心法,虽不娴熟,却已心生雀跃;收获了难得一遇的恩师,真正的手把手,三日为师,终身教授;收获了志同道合的友谊,真实真诚,如切如磋,同为古琴梦。
三天的学习是温馨的,同学们互动鼓励,互相支持,闲暇之时,笑语盈盈。
三天的学习也是痛苦的,腰酸背痛,手指发麻,担心跟不上进度的内心纠结与不安。
三天的学习更是充盈与快乐的,从不知道散音、按音和泛音为何物到能抚好一两首好曲,从一两个小调开始到自弹自唱,让我们体会到一种中国古代文化雅士特有的静心修养的生活美学,我们逐渐学会和习惯与心灵的对话。
我们学习古琴,不仅是学习一种所谓音乐弹奏技艺,更是获得一种修身养性的“道器”。她宁静而高远,淡雅而悠缓,是现代人回归文化,回归心灵,返朴归真的重要载体,是一种可以让我们静心修行的优雅生活方式。
三天的学习我们,建构古琴学习的整体框架与体验认知。没有太多操琴技法的负担,而始终是以生命整体相和的状态来交流,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生命状态的道路,我们加厚发内心的清净明觉,乘物以游心,与天地相合,任我逍遥。
结束之际,老师对于表现突出的同学颁发奖品以示鼓励,分享环节,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感言。一致认为,通过学琴获得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可以去除浮躁心灵,实现真正静心,十分受用,并表示回去后将坚持每天练习,定期返校。
师生感悟:
春雷师兄:我是九州书院的老学员,老朋友了,感谢九州书院这个大平台!我在这个优秀的平台上上了很多的课,确确实实地学到了很多东西,自己有时候也发现我和原来的我有所不同了,我发现我的心容易静了,做事情就变得比原来更从容了,知识面也比原来开阔的多。可是我发现越学,越觉得自己懂的少,求知欲望这扇门打开了。古琴于我,一直是望而却步,因为我觉得自己的确没有音乐天赋,唱歌总是跑调的。最初夫人也是质疑的,不过后面我勇敢尝试,夫人也鼎力支持,并陪同一起参与学习,同修同学,一起进步,这个课程在我看来堪称完美,无可挑剔,亮点很多!
慧珍同学:我是一个特别没有乐感的人,可是在精心古琴的课堂上,我感受到并尝试打开自己想要去学的欲望。我觉得这个课程技法呀各种其他技能可能我们花点时间能学到,可是兴趣和自信心确实很难树立的,所以,我相信这是一个很大的缘分。在这个环境中,大家特别好学,特别开心,同时有一种互帮互助的氛围,仅仅三天的时间,大家彼此了解,互相约定监督,建立深厚友谊,我觉得这真的很难得!还有一个很难得的,也是一般课程当中很少出现的,这个课程告诉我们课后该怎么做,一次课程,终身学习,同修同行,真正学之即会!真正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里的闪光点真的很多!!
朱同学:我是广东人,生完孩子来到上海。这几年,从那么远来到上海,朋友圈子什么的都抛弃了,整天对着的就是家庭,很是苦闷。但是我是很好学的一个人,自从我接触了九州书院,跟这里结了缘,我真的是很受益。有时间我都会过来,谭院长的教学总是能让我的心很快平静下来,他的课程真的让我很受用。同时,我的家庭教育这块也在这里得到很多益处,我们整个家庭现在都有学习国学的氛围,我也不像之前那么急躁了,不会对小孩随便发脾气了。有时候在这里,真的舍不得离开……
张同学:这三天的课程我觉得很舒服,我觉得这个课程,更多的是让我们学会放下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放下很多判断,真正地去感受课程的美!
范同学:大概六七年前,我就想学这个古琴,可能机缘未到。这次很巧,我在普陀山上听到别人弹古琴,我被琴声吸引站在那里听了很久,回来就找到九州书院,我觉得特别符合我的需求。我当时最大的疑问就是“我零基础,能不能学会”,倒不是怕花这个钱,我要求其实也不高,能入门,能弹些简单的曲子就好。然后书院的老师告诉我古琴班的学员大多都是没有基础的,完全没有问题。来了之后发现这个氛围真的很好,大家互帮互助,真的是缘分。本来我以为老师就是单纯地教我们弹琴,来了之后老师教了很多心法,我这个人性子急,感觉这个心法对我非常受用,相信这个缘分,古琴的修炼会让我的性子慢慢放平稳。
山长谭耀华先生最后寄语:这三天是一个雅致生活的经历,但我希望大家最后能把这变成这种经历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全面提升自己的生命层次和境界。另外古琴学习跟传统文化本身的学习方式有很重要的关系,我们来博学广见,各种传统文化经典都需要学习,文化是一个系统的体系,这个体系就是孔子讲的,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人、游于艺,书院之所以从事古琴文化,我们也是寄希望把它做成内外兼修的一个体系的一个部分,打造一个真正的中国文化人,以艺载道。当大家能够走在道上,也就更能够获得一个完美的人生状态,我们也会一直和大家一起共修共行。
课程虽然暂时告一段落,然同学之谊却天长地久,依依作别之际,我们相约,择一良辰,携旷古良琴,聚高山流水之畔,绿竹猗猗,弦歌天地,笑傲江湖。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