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必将存在
长久以来,对于我国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社会上总是有些“唱空”的言论,什么在国外根本没有这个专业、什么只是照字念稿的机器、什么只要长得好、嗓子好就能干这个、什么未来电台电视台都不招播音专业的学生了……等等。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到底有没有存在的必要?下面济南播音主持培训学校(济南艺琳苑教育培训学校)播音主持培训指导老师为大家总结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明确个概念,就是什么叫播音主持艺术。播音的创作就是有声语言的创作。(他也曾提出,主持是播音中的某种具体形式,涵盖在播音的范围内)与戏剧念白、表演台词、相声逗捧等其他有声语言创作不同的是,演员会根据虚拟剧情和角色的需要来设计有声语言的样态,而播音员、主持人则要根据节目和受众的需要来进行设计;演员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按照既定的台本进行演出,而播音员、主持人会有更多的场合进行即兴创作;演员的创作目的是塑造形象并依靠形象使观众获得娱乐,而播音员、主持人的创作是塑造自身,其目的也不仅是娱乐,还要考虑信息的准确表达、更直接的态度引导以及串联组织各个节目板块。因此,这里简单且并不十分严谨地将播音主持艺术定义为:在广播、电视、新媒体和各种现实的场合下,以节目和受众的需要为依据,以既定的台本和即兴的心理思路为线索,以传达信息、引导舆论、串联组织、娱乐受众为目的的有声语言创作。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谈谈这样的专业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一、播音主持的有声语言创作是有规律的
什么叫有规律?如果做某件事,起初可以有充分的自由,想怎么做怎么做,但越做越觉得在这些自由的做法中,总有某种做法是更有效率的,或者说事情本身要求各种做法更后都不得不趋向于某种做法,这样就可以说,做这件事是有规律的,而更有效率或符合事情要求的做法就是符合规律的做法。
有声语言创作本身是有规律的。播音、主持中的有声语言创作也是有规律的。新闻播音、广告播音、体育解说、综艺主持、影视配音,每种播音主持形式都有被节目属性和社会审美所要求的语言形态,想用任意某种语言形态投入任意某个节目,恐怕是不能取得成功的。
可见,在播音主持中,有声语言的创作并不是充分自由的。在各种创作方案中,无论是语音用声、情感调动、外部表达、语言样态上,都有某种方案是更有效率或完成任务必须使用的方案。播音主持的有声语言创作是有规律的。
二、大众传播需要符合规律的播音主持创作
记得有位以“快嘴”著称的主持人曾经说:“主持人,除了能报幕和报广告之外,还能做什么?”他认为,随着各种电视综艺节目大火,好像红的节目已经不需要主持人,习惯活在报幕中的主持人,他们的幸福会在哪里?
这么看来的话,似乎大众媒体不再需要主持人了。
三、人才输送体制的变化不是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否定
近期央视改革了人才招聘体制,看似是对全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有所冲击,但仔细看来,其实央视并没有断了大学应届毕业生入台的路子,而是说应届毕业生在入台后需要首先从事两年采编工作,才能通过相应程序成为播音员主持人。央视的改革并不是针对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制定的,而是从自身资源统筹和未来发展来考虑的。打破播音员、主持人终身制并不是对播音主持创作规律的否定,反而是鼓励所有人在进行播音主持创作时,能够仔细审视其中的规律,而不是长年在“终身制”的庇护下,常坐在主播台上,为所欲为或混沌度日。在这样的制度下,那些掌握播音主持创作规律的人会更容易突破现有的藩篱,为受众创作精美的有声语言作品,而那些惰于锤炼专业的人也会勤奋起来,钻研业务,提高业务。即使央视的这种改革貌似扩大了人才招聘的渠道,使高校应届毕业生面临更大的就业竞争,但从专业发展的角度看,想要在竞争中取得优胜,就必须在创作上更加符合规律,这反而强调了“专业”的必要性。
四、探索规律、传授知识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高校存在的价值所在
既然播音主持的有声语言创作存在规律,大众传播媒体也要求符合规律的有声语言创作,就需要有专门的组织来探索知识,传授规律。当前各高校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院系就承担了这种角色。经常有人说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是中国独有,其实不然。目前所知在英国、美国这些西方传播事业比较发达的地方,都有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韩国映像大学甚至有专门教授体育解说的老师。这些国际同行的存在说明,播音主持艺术不是拍脑门想出来的专业,而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
如果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没有存在的必要,则可以理解为播音员、主持人可以由别的学科和专业来进行培养。但现实的情况是,论当前活跃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的播音员、主持人,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毕业生要远远超过其它专业的毕业生。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个专业,还有哪个专业可以在大学四年中教授学生有声语言的发声知识、表达技巧,教授学生不同节目所要求的有声语言样态?这个问题也许问得有些不讲道理,因为如果真有哪个专业承担了这样的任务,那么也只能说这个专业偏离了原有的领域,开始进入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专业范围。
因此,只要广播、电视、新媒体还需要传达信息、引导舆论、串联组织、娱乐受众的有声语言创作,就需要懂得相关知识的人才进行有规律的创作;需要懂得相关知识的人才进行有规律的创作,就需要专门进行探索和传授的组织;需要专门进行探索和传授的组织,就必然要求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科研和教学的存在。
很多人“唱空”播音专业,与当前这个专业所遇到的困难有关,比如理论发展的缓慢,比如学生惰于练习以致专业不好……等等。但遇到困境不代表专业失去存在的必要,正如在量子研究出现前的物理学,看似穷途末路,其实还有很广大的空间值得去钻研、去探究。在这点上,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为首的全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院校近年来在竞争与合作中不断推动着专业的向前发展,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还很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