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同行都在使用奇网校

Online Service

缩短阅读的“城乡差距” 农村青少年看书太“奢侈”

发布时间:2018-02-24 13:36:52

书籍是人类传播知识的更佳媒介,它促使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对书籍的阅读情况,也直接代表着一个人知识的积累情况,一个国家人民的文化情况,也就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情况。成都京翰教育老师介绍,据更新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居民年人均图书阅读量为3.11本,而城市居民则是5.62本。农村阅读的生力军是青少年,青少年的阅读欲望和阅读取向和城市青少年相差无几,但是农村条件限制,购书和阅读成了“奢侈”。


农村读书的主要是青少年


成都京翰教育研究员介绍,现在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输出到城市,农村留守的都是老人、妇女及孩子,其中老人和妇女的阅读需求很少,主要是留守青少年。一些偏远农村的小孩,视野常常被大山或者闭塞的地区所限制,看不清外面的世界,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少有能让他们打破这种限制的就只有书籍了。“书籍让我意识到在我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世界,我开始问一些问题,开始有了一个朦胧的追求。”一名在农村长大的白领坦言。


虽然乡村青少年对书籍阅读兴趣很大,但是条件限制,可供阅读的书籍少的可怜,一些经典类的图书仍然很缺乏,有时候孩子阅读的都是一些通俗小说。


城乡青少年阅读兴趣趋于一致


尽管农村青少年的阅读条件远差于城市青少年的阅读条件,但是,两者之间的阅读兴趣及读书籍挑选的口味。有乡村图书馆统计,在农村借阅更多的书分别是《爆笑校园》、《好想回到小时候》、《小时候》,而更受欢迎的作家则是饶雪漫、郭敬明、郑渊洁。


成都京翰教育研究员表示,青春文学类作品,写出青少年更关心的生活,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因此,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这都是青少年阅读的主流。


农村买书看书“奢侈”


农村青少年的视野、知识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与城市的青少年相差较大,其中主要原因是农村经济条件限制,青少年买书难,买不起书。一些乡村较为偏远,很难买得到书,即使有卖书的也大都是以卖杂货为主。


现在买一本书要几十块钱,农村青少年没有城市青少年每个月的阅读经费,大多钱都要从自己生活费或为数不多的零花钱里抠出来,买一本书显然是“奢侈品”。而且农村有少数老师不提倡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担心课外阅读占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成都京翰教育专家表示,农村青少年既然是农村阅读的主力,国家就应当加大投入对农村图书馆的建设和维护,让乡村中青少年有书可读,将来更好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人才,对缩短城乡差距也有很大帮助。


至慧学堂怎么样?怎么收费;至慧学堂思维训练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