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资讯】中央美院出题老师为你联合讲解2015年考题内幕
2015年中央美术学院本科招考自始至终都广为社会各界所关注,3月7日,艺术设计专业“棒棒糖”考题一经亮相,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更为考生、家长以及媒体机构的广为点赞,“棒棒糖”被誉为是多年来“有诚意”、“最时尚”和“国际范”的考题。考题的变化,引起了各界对中央美术学院招考改革未来走向的关注。未来考试方式会不会有大的变化,招生是否有大的改革动作?对此,学院宣传部专访了负责教学招生工作的苏新平副院长,同时对参与命题的实验艺术学院院长吕胜中、设计学院副院长宋协伟、建筑学院教师陈曦以及招生处长钟平进行了访谈。
丨从“棒棒糖”品出变革的味道
“棒棒糖”的出现,如同为一成不变的美术高考吹进一缕清新的风,也打破了考前班多年备考的“套路”,令真正对艺术有所追求的学子们闻到了艺术本质的气息。畅快呼吸的有之,欢呼雀跃的有之,也少不了开始“醉氧”的考生“也是醉了”。改革是鼓足勇气吃第一口螃蟹的人,设计学院的“棒棒糖”,无疑让人品味到了中央美术学院招考改革的第一口味道。
宋协伟(设计学院副院长):
面对美术高考竞争的激烈,社会上数以千计的考前培训班为了升学率、赢得市场,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寻摸应试的路数。美术院校一成不变的考试模式甚至出题模式,已经让一些聪明的考前班摸索出了一套相对成型的成熟“套路”,而且每年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凑效”。为了让考生短期速成,以背题、套用或临摹考题等的方法,反复训练考生,并没有本着提升考生真实美术能力与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力来培养,学校在招生时很难从试卷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做出准确的判断,难以从这种模式化的考试中选拔到优秀艺术人才。这种模式化的应试,也让升入美院的学生很长时间内带有应试的痕迹,很难“脱模”,所以对于艺术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极大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