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高考特长生
1简介
据有关人士介绍,艺术专业考生报考的是高等艺术院校,报考专业为音乐、美术、舞蹈等专业。艺术类特长生报考的是本科普通高等院校,报考专业为高校普通专业,如建筑、通信、中文等。普通高校一般会优先择录成绩达到最低控制线又有艺术专长的考生。报考艺术院校的艺术专业考生仍可报考普通高校艺术特长生。
2意义
对高三学生来说,除了循规蹈矩通过高考这架“独木桥”挤进高等学府的殿堂,而今又多了通过大学自主招生以“特长生”资格跨入大学校门这条道。对高校的“特长生”招生制度我没有异议,因为确实应当给那些在某些方面才能出众而在文化知识方面较为薄弱的学生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我对这种“特长生”的圈定范围仅限于艺术和体育,却颇为不解:难道只有能歌善舞、能跑善跳者才算是具有“特长”,而其他领域(诸如文学、科技领域)的奇才就无法享有“特长生”资格?莫非艺术、体育更关乎国计民生?还是因为这类人才特别稀缺以至需要各重点大学去重点关顾?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拥有录取“特长生”资格的院校,大多是重点大学,其中不少学校并没有体育、艺术系科,他们录取这类“特长生”大多并非为了培养这些人才,而是“为我所用”,利用这类学生的“才艺展示”为这些学校增光添彩。
一位朋友的女儿参加高考,刚够“本一”分数线即被京城里一所人人向往的名牌大学录取,原因是她拉得一手很棒的大提琴,而那所大学的乐团里,正缺少这样的一位乐手。我教过的一个学生,文化成绩平平,就因为曾获省青少年乒乓球赛的第二名,刚达“本二”投档线,就被省城一所著名高校收编,甚至未等开学,暑期即被招集到学校备战大学生乒乓球联赛去了。毋庸赘言,上述两则例子已足以说明高校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的动因了。这样的招生在我看来似乎不太像招生,倒更有几分“招聘”和“招募”的意味。为学校乐队招进一名紧缺的乐手、为学校运动队选得一名高水平运动员,这不是“招募”、“招聘”又是什么?
如果某些学生乐意继续发展自己的艺术、体育特长,或以自己的某一特长为事业发展方向,那么他最好还是进入专业学校去学习;倘若这种特长仅仅作为一种爱好,就不应成为降分甚至免试录取的理由。这就好像爱因斯坦同学小提琴拉得好,进音乐系你可以优先,但进物理系这就不能成为优惠条件,否则便是对进物理系学习的学生的不公平。刘翔在华东师大体育系本硕博连读人们无甚非议,而丁俊晖到上海交大读经济管理却引得舆论界一片哗然,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体育、艺术类“特长生”成为“招生市场”上的紧俏商品,而一些文学类“特长生”、科技类“特长生”就无校问津呢?其原因大概就在于艺术、体育类“特长生”更容易为学校脸上贴金,更容易为母校求得轰动效应吧。而招生面如此狭隘的所谓特长选择,对其他领域里具有特长的考生来说是否有失公平?
大学有所好,考生必甚焉。君不见时下专门招收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学生的艺术、体育类兴趣班铺天盖地、席卷全国,有多少是真正因兴趣而设?还不是为了来日高考时赚得一点可怜的附加分?文化知识的学习已使得天下学子“苦其心志”,发展“特长”则更是让芸芸众“生”(学生)“劳其筋骨”!这样的“特长生招生”,对引导学生的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究竟有什么意义可言?
3招生过程
拉开战幕
刚入11月份,2008年高校艺术特长生招生已经拉开“战幕”。日前,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相继公布了2008年艺 术特长生测试方案。11月23日至25日,2007至2008学年度本市中学艺术特长生考核认定工作也即将开始。
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近曰相继公布了2008年艺术特长生测试方案。艺术特长生招生又拉开帷幕。
艺术特长生已成为招生热点。以北京为例,参加全市艺术特长生统测的考生达数千人,竞争十分激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每年参加本市艺术特长生资格认定的考生已达数千人。“艺术特长生可在高招时享受20分甚至更多”的优惠降分政策。这个优惠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考生想方设法通过艺术特长生的“捷径”迈进心仪的重点大学。
竞争激烈
清晨5点半起床,听20分钟英语;7点20分到校早自习,中午休息1个半小时,晚上7点半放学。到家后,练2至3小时钢琴,再写作业,几乎每天都要凌晨1点以后才能上床。这是本市某重点中学高三女生刘倩娜一天的日程表。
“我不怕吃苦,可就怕到头来学习、学艺都耽误了!”她告诉记者,学钢琴的孩子太多了,特别是北大、清华之类的一流大学最多只要2个钢琴特长生,要不是专业极为出众很难考取,但父母认为她的文化课成绩不够好,要进入好一点的大学只好寄希望于特长加分。
面对艺术特长生20分以上的优惠降分录取政策,高校艺术特长生测试的报名人数也是年年攀升,竞争非常激烈,特别在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考生录取比例竟能达到几百比一。
记者从南开大学艺术教育指导中心获悉,2007年南大艺术特长生通过率只有18%。同样的,天津大学的民乐项目通过率不到10%。这就意味着,只有少数佼佼者才能最后胜出,绝大部分参加测试的学生都将铩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