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同学曾经这样抱怨,说:“有一段时间我真的很努力学习,可是学习成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这是怎么回事?”我就可以用“悟”的思想来回答,说得学术化一点就是“学习进步的阶梯型曲线”。
什么叫“学习进步的阶梯型曲线”呢?就是说我们的学习也有类似“悟”的道理。这个所谓的“悟”就可以看成是一个学习进步的阶梯------当然是一个非常大的阶梯。只要平时多努力,坚持下来了,总有一天会实现成绩的飞跃。学习的进步与努力时间的长短,并不是严格的比例关系,比如,你上次考试考了90分,不会说你努力学习一天,就能考91,两天,92,一周,97,一个月120----没有这么严格的正比关系,而是体现为一种阶段性的进步。
这种阶段大概是20分左右。你上次考了90分,努力了一周、一个月,但是你的水平仍然会处在80-100这个分数阶段,在这个阶段内考出任何分数都很正常的。所以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下一次考试可能略有进步,可能没有变化,甚至略有退步,都是很正常,不能借此说明努力没有用。
实际上,你的成绩正在80-100这个阶梯上水平向前运动,可能再努力一个月,你就可以跨越这个阶梯,达到下一个20分的阶梯。你会突然发现,从此以后,你的成绩再难下110了-----这正是你坚持不懈地努力的结果。
所以,对学习来讲,坚持就是胜利、胜利还要坚持,这是压倒一切的真理。在你更痛苦、感到更没有希望的时候,一定要想想这个学习进步的阶梯型曲线,鼓励自己坚持下去,直到实现成绩的极端性突破。
什么叫“高原现象”呢?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在学习各种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开始阶段:学习者要了解新事物、熟悉新规律,学习比较费力,因此一开始速度的提高较慢。
2.迅速提高阶段:学习者初步掌握了新知识后,具备了基本的解题技巧。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并因此受到鼓舞,提高兴趣,树立信心,因而进步很快。
3.学习高原期:这时由于基础知识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多是难点,学习进步速度就会突然放慢,尽管每天的练习也很用心,但成绩提高不大,有时甚至成绩下降,总体上处于一种停滞状态。
4.克服高原阶段:当学习者坚持学习不断改进探索方法,克服了学习途径上的困难,掌握新的规律或技巧后,学习成绩又开始逐步上升。
这四个阶段其实很好理解,我们平时学习都是按照这个顺序来的。比如开始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学习之前什么都不知道。于是要看书、听课,慢慢的去理解关于平行四边形的知识。这是卓绝阶段。一旦你理解了之后,就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题目了。这是第二个阶段。但是,如果把题目稍加变化,增加难度,很多人就觉得很困难了,往往是感到打破脑子都做不出来。奇怪得很,明明都是学过的知识,为什么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呢?这是第三个阶段“学习高原区”。只有战胜高原区,对平行四边形的知识不仅弄懂了,而且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才能进入第四个阶段。这个时候,你对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才算是彻底掌握了。
为什么要把第三个阶段叫高原区呢?高原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高,一个平。爬了一段上坡之后,走在高原上,走了很久,还是跟原来处在同一高度。这个时候人更容易气馁,因为不管朝前走还是朝后退,都在同一高度上,好像没有什么区别。这就叫“高原区”。
其实,在高原区你是朝前走还是朝后退,区别很大。朝前走,坚持一段时间就会遇到一个新的上坡,爬上一个新的高度;朝后退,不多久就会回到原来的那个上坡,再退下去就掉到下一个更低的层面去了。
因此,我们的学习,必须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提高前进。当进入高原期,你要认真诊断,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就能冲上去到达到另一个台阶,即克服高原现象,取得新的成绩,否则就会止步不前。这里从第三个阶段“高原期”到第四个阶段“克服高原期”的过程,就是“悟”的过程。用咱们高中哲学上常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我为什么不厌其烦的一定要把这个理论说清楚呢?就是为了让大家彻底明白:你学习当中遇到了困难,是很正常的;你遇到了困难,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还是没有什么进步,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人类学习的基本规律就是这样,人人都是这样,而不是由于你比别人笨。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你就不会一遇到困难就抱怨说:“哎呀,我努力了,怎么没有效果啊?”你要学会告诉自己:“这是因为我现在正在高原上行走,虽然一直看不到提高,但只要我克服困难坚持向前走,不久就会走到一座新的山峰面前,可以向上攀登了。反之,如果我停步不前,就永远没有机会去攀登新的高峰。”对学习进步的过程有了科学的认识,我们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攀得更高。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