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成为目前的一项重点任务,当中小学生的法制意识加强了,可以有效的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几率,同时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有效方式,那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实施途径有哪些呢?下面来看看上海昂立中学生的老师对此给出的相关介绍。
从主要学科中进行渗透
平时学习的语文、体育等相关的学科,其实也包含有跟法制教育相关的内容。老师在上这些课程的时候,可以将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将其中涉及到的法制教育内容挖掘出来,引导中小学生提高法制意识。这些主要学科在渗透到法制教育内容的时候,可以借助一些真实的学生了解的事例进行讲解,比如历史上的比较有意思的事迹或故事等,都可以作为法制教育的有效资源。
开展法制教育的专题性课程
开展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可以专门以专题教育的方式来进行,可以帮助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对于法制观念的培养也有比较积极的作用。当然这种专题性课程要注意有针对性,根据中小学生不同的年龄段,制定符合其认知水平的课程,这样学生们才可能听得懂和听进去。同时要考虑到学生感兴趣的点在哪里,单纯的说教式的专题性课程显然是很枯燥的,这些课程的开设尽可能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提高中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个别学生有必要进行单独的辅导
虽然说进行法制教育是针对全体的中小学生,但是在发现个别情况特殊的学生时,有必要进行单独的辅导。老师在发现有学生出现了违法违纪行为的时候,要尽早进行单独的法制教育,帮助他及早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避免他在这条路上越走越黑。如果有学生因为家庭原因,比如父母离婚带来了情绪和思想上的偏差等情况,也要及时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辅导,帮助这类学生正式现状和纠正错误的思想。
法制教育势在必行,也是符合目前社会现状的教育需求,让更多的孩子接触法律了解法律,对未来人生的走向都有积极意义。上海昂立中学生的老师表示,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实施途径可以是形式多样的,只要能让中小学生接触到法制观念就算是可行的实施途径。
相关阅读:中考结束出国留学可以吗 初中毕业留学可以去哪里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