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同行都在使用奇网校

Online Service

赴美创业的博士妈妈:国内教育不教孩子待人接物,是要碰大钉子的

类型:夏令营
发布时间:2018-02-24 11:51:58

前年,Alice参加了菁果为期三周的营地活动。在这个活动中,Alice这位完全接受美国教育的孩子,在与中国孩子在同一个平台上,她身上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给菁果非常大的触动。
Alice 父母在北京大学毕业后赴美攻读医学博士,如今在美国运营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他们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也是浸润中国优秀文化成长,因为业务往来,Alice一家每年都回中国几趟,也是因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和认同,Alice爸爸妈妈希望孩子每个假期都可以回到中国学习、成长,体验中国文化。

Alice今年刚刚14岁,在美国念公立学校,九年级。她长大想像妈妈一样做一个科学家。但是因为年级还小,长大可能真的不一定会做。不过最起码的是现在表现了对科学的兴趣。


Q:Alice在菁果夏令营体现出特别的优秀:勇敢、独立、有礼貌,有独立思考能力,非常有同理心、有爱心,非常好的团队精神。你在Alice成长过程中是如何培养她这些优秀的品质的?
谢谢您对Alice的评价,Alice向其他孩子一样,也有很多缺点。但是我们也会肯定她的优点。父母能不能及时发现她的优点,然后及时给予的“正面的反馈”,我觉得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比如说她很有同情心,平时当发现她这个优点时,我们会及时表扬。她也会因为我们表扬她而感到快乐,并且知道了这件事情是对的。
Alice是比较独立的一个孩子。我自己有两个小孩,一个非常独立,一个非常不独立。我们也不能说一定是家庭教育带来的。但有一点我倒是觉得很重要的是适当地给予她期望,比如家庭表达对她的期望,相信有些事她可以做得,并且给予她机会去做。我们平时对Alice会经常表达对她能做得更好的期望和肯定。
Q: 你们平时这么忙,是否仍然会抽出很多时间陪伴Alice成长?在培养Alice的独立、自律,你们是怎么做的?
我觉得我们没花足够的时间陪孩子,因为我与先生都非常忙。我理论上知道该怎么做,但却有心无力。虽然有人说我们是虎妈虎爸,但我不是不想做,而是缺乏纪律性去做。虎妈是需要花时间去坚持的,我也不算成功,因为Alice还小,离成功还有距离

关键词:美国教育注重人际交往、待人接物


Q:Alice在美国出生、成长,接受的是否是美国的公立教育?Alice身上优秀的品质,你认为是否是美国教育体系特别强调的东西?能否向大家介绍一些美国的学校是怎么做的?

你的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小孩子成长和与学校受到得教育和环境有什么关系。我觉得这三者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很有关系的。Alice从小在美国出生长大,尽管家里说一点中文,但实际上她是个美国孩子。在学校里,道德品质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孩子知道怎么去做,比如我们在工作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做事情的方向是对的,是正确的,其实我们在幼儿园阶段就懂了。

美国的教育系统里面团队精神是非常好的,也是国内教育所不重视的。小孩子成就不仅在于个人的成绩,更在于如何跟大家一起工作。这个技能比公司学习会更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语言交流的能力,这是读书所接受不到的教育。中国人常说,念书不难,做人才难;这是说人际能力才是最迫切需要的。


Q:我们了解到,你们夫妻二人都是经历了国内的教育,从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美国工作、生活,建立家庭和事业,然后Alice接受的是美国的教育,经历过两种教育体制,你们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我与先生在国内读大学,到美国读博士,我觉得我的教育是在美国接受的,因为我在美国得到了待人接物的教育,因为在国内这个不受重视。我觉得如果在国外像在国内那样的话会碰到很多钉子,而别人也会告诉你的。我直到去国外才认识到光念书是不够的。美国教育就是随意,你可以自己选择要多少。所以很多孩子要么很优秀要么放任自流。中国小孩子的整体水平高一点,因为父母亲期望值高。国外的孩子取决于父母的能力以及期望值,但是弹性空间很大。对孩子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可以变得很优秀,而已不受国内的一些边边框框局限住,但坏处就是有可能会一直原地踏步。

中国的老师比较尽心;美国的话,父母亲参与教育比较多,比较宽松,强度弱,好处就是可以做别的事情。我觉得上学没学到很多东西,但学到了其他的东西,诸如跟其他人交流之类的技能,书本上的知识不多。


Q: 你是否接触过中国的孩子?你认为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旅行中接触到很多中国小孩,中国的小孩比较我行我素,对环境的认知能力比较差一点,不怎么注意到周围人的感受。美国的孩子比较注意周围人的感受,会根据别人的感受而不仅是自己的感受去做下一步动作,而这些原因一方面是父母亲本身没有提出,或者父母亲本身就没有注意别人的感受。还有一些小方面,就是中国孩子不太照顾到别人,在美国每个人都会反馈所以很被注意到,在中国没有人反馈所以不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里。美国小孩待人接物都像大人一样。接触过伊朗印度来的孩子,或者美国土生土长的人,他们比较成熟,你可以跟这些孩子像大人一样接触,但中国孩子这方面会差一点




关键词:中国家长应如何对抗传统教育的弊端
 
Q:我们的家长大部分只能让孩子接受中国体制内的教育,你认为父母在课堂外可以做些什么,能够让孩子成长得更好,能获得与美国孩子一样的户外 、社交等能力,在未来的世界里获得更好的生活?
中国的教育没什么不好,只是因为非常看重学习成绩一点而已,这也是没办法,因为竞争很激烈。我侄儿在中国我也知道升学压力很大,在中国读好书就好了,父母可以照顾到很多方面;但在美国没有办法,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所以美国的孩子都普遍独立一点。

至于课堂外就该对孩子放手一点,可以给孩子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我对孩子管得太多,孩子她给我的反馈,告诉我需要尊重她。能跟孩子正常交流是第一位,因为如果孩子叛逆到完全不听话我们也没有办法,所以我觉得尊重孩子,给他们隐私权是很重要的。
 对小孩子要有信任感,其中的方面是你要相信他会做正确的事情,不要太干涉他的隐私。可以让他犯一些错误,小错误才能让他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的改进自己。

Q: 中国的孩子必须面对应试的压力,从一年级开始,就需要大量的重复的题目的练习,这种情况下,你们觉得父母可以怎样做,一方面帮助孩子抗压,一方面又能培养应试以外的能力?
我对考试练习一直很纠结,我觉得美国对学习不够重视,练习做的很不够,考试压力在美国也不小,在美国也有人上辅导班,但如何找到平衡点真的很难。
对孩子的减压,我们可以找到方法教他们如何管理时间,如何能提高效率。这个方面国内是有条件的,在国内除了老师与父母之外还可以有其他的接受正面教育的机会。还有就是孩子要跟好的学生在一起才能互相感染,做一些正面的事情。
在这里小孩子都会被送去中文学校,他们在学校学到了另外一种可以与父母交流语言;对他来说这就比较好,时间久了他就会觉得很Powerful。所以你想要孩子像一个方向发展,你就要在这个方向给孩子更多正面的反馈。我觉得不光要念书,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这个能力,让他可以以不变应万变,这才是最重要的。能不能让他的心理素质提高,以做好其他的事情的各种能力。



关键词:父母应该如何做……

Q: 我们的父母很多都处于K12(幼儿园到高中)阶段,你作为孩子走过这样阶段的,而且接下来面临选择大学、甚至考虑职业发展的阶段,有什么建议给中国K12阶段的父母?
最后一个问题我觉得我没资格去回答。我女儿刚九年级,将来不好说。父母能做的就是为他提供各种支持,我希望他能参加更多的活动,希望某一件事能激发一下他。什么事情都是他有心就能做的更多。

在美国读大学,进好学校还是很难的,因为不止看成绩,特别的成绩很好的亚洲小孩。如何脱颖而出是很难的,我女儿刚开始,我不敢说有任何经验。我们能做的就是提供他的各种资源,机会。希望他能做的更好。小孩子在不同的环境是有好处,她去你们的夏令营是很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