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同行都在使用奇网校

Online Service

更换教材已违规 为何学校、老师愿意铤而走险

类型:其他培训
发布时间:2018-02-24 11:46:14

长春学大教育一位资深老师介绍说,在2001年之前,我国中小学教材出版集中在一些出版界的“大佬”手中。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打破了教材出版垄断。此后,我国中小学教材出版走向了竞争性,多样化。


有了政策上的之路,一些地区为保护本地出版集团,经常会出现更换教材的现象。其实,教育部明文规定:中小学教材应该由教材选用委员会从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教学书目》中选取,严禁增删书目。也就是说,这些更换教材的现象明显已经违规。


本月初,央视《焦点访谈》揭露了海南省教育厅和广东省江门市教育局违规更换中小学教材版本一事。再次将更换教材这种“地下”交易拉出了水面。


在节目播出以后,社会反响很大,根据长春学大掌握的信息显示,在节目播出的第二天,教育部发文称已连夜研究并叫停两地更换教材的行为。教育部先关负责人表示,“现在的教材选用办法缺少实质性的监督、问责手段。”


其实,一次次的教材更换,不仅让学校受累,更导致让利益绑架了孩子。


为何类似事件屡禁不止呢?


一些专家一针见血的指出,地方保护主义盛行,让这类事件一次次的重演。以本次海南更换教材事件为例,海南这次被调整的13个学科候选书目中,涉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有12个。更终,人民教育出版社保留了其中10个学科书目的候选资格。


我们都知道,从2001年开放教材出版市场以后,地方保护主义就一直是教材出版发行市场上的顽疾。


地方保护注意盛行,凸显出来监管和处罚的不利。长春学大暑期指导老师介绍,我们国家为了打破教材编写垄断,实现教材编写的多样化,利用竞争来保证教材的质量。但是实行过程中的监管和处罚不到位,让类似事件一再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