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
攀岩是从登山运动中衍生出来的竞技运动项目。50年代起源于苏联,是军队中作为一项军事训练项目而存在的。1974年列入世界比赛项目。进入80年代,以难度攀登的现代竞技攀登比赛开始兴起并引起广泛的兴趣,1985年在意大利举行了第一次难度攀登比赛。
攀岩的攀登对象主要是岩石峭壁或人造岩墙。攀登时不用工具,仅靠手脚和身体的平衡向上运动,手和手臂要根据支点的不同,采用各种用力方法,如抓、握、挂、抠、撑、推、压等,所以对人的力量要求及身体的柔韧性要求都较高。攀岩时要系上安全带和保护绳,配备绳索等以免发生危险。
项目规则:
1、主要以攀岩者的攀登时间的长短来决定胜负的。
2、自然攀岩可单人攀登,也可几人组成相互协助攀登.人工攀岩的比赛场地可根据选手的技术需求,调整岩壁支点,选手在攀登中不得借助外力,以最先到达目的地者为胜。
项目分类:
按地点分:
1.自然岩壁攀登:
定义:在野外攀爬天然生成的岩壁;一般是开发和清理过的难度或抱石路线,也称为传统攀登。
优点:可以接近自然,充分体会攀岩的乐趣;岩壁角度、石质的多样性带来攀登路线的千变万化;由于岩壁固定,路线公开且可长期保留,所以自然岩壁的定级可经多人检测对比,成为攀岩定级的主要依据。
缺点:野外岩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时间和金钱花费都较大;路线开发也比较费力。路线开发时间长后会老化。
2.人工岩壁攀登
定义:在人工制造的攀岩墙上攀登,包括室内攀岩馆和室外人工岩壁,多为训练和比赛使用的攀登方式,因此又称竞技攀登;
优点:对攀岩者安全性较高;交通方便,省时省力;不可预见因素少,可以定期训练或进行专项训练;人员密集,便于交流切磋;另外,人工岩壁可以对路线进行保密性设置从而成为攀岩比赛的主要形式。
缺点:缺少特殊地形,创意性少,自由发挥余地小;支点的可调性使得人工岩壁路线常变,定级主观性更强,准确度偏低,相对自然岩壁线路问题会比较尖锐,人工线路难度越大对力量要求高。
按攀登形式分:
1.自由攀登:也就是不借助保护器械(主绳,快挂,铁锁等)的力量,只靠自身力量攀爬;此种攀登形式在中国占主导地位,较符合体育的涵义范畴,考验人体潜能。
2.器械攀登:借助器械的力量攀登;在大岩壁攀登(big wall)中较为常用,对于难度超过攀登者能力范围的路线有时也借助器械通过。其意义存在于攀登者的项目目标和活动历程中而不在于攻克难度动作。对器械操作的要求较高。
3.顶绳攀登: 在岩壁上端预先设置好保护点,主绳通过保护点进行保护,攀登者在攀登过程中不需进行器械操作。安全,脱落 时无冲坠力,适合初学者使用。
4.先锋攀登:路线预先打上数个膨胀钉和挂片,攀登过程中将快挂扣进挂片成为保护点并扣入主绳保护自己,攀登者需要边攀登边操作。在欧洲尤其法国最为盛行,它比传统攀登安全性高,可以降低心理恐惧(fear factor)对攀爬的影响。
项目要求:
攀岩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的要求虽不如篮球、排球、投掷等项目高,但也有其自身明显的特征要求。在攀岩比赛中,当支点间跨度较大时,身高、臂长者会占有明显优势。此外,体重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身体的充实度。过重的体重会直接破坏攀岩的灵活性,增大了身体和各部位的惯性,从而降低了肌肉收缩的能力,所以攀岩运动员要有和身高成比例的相应体重,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攀岩运动员的最佳体重=(身高减110)�90%。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