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同行都在使用奇网校

Online Service

天天享学一对一学员案例——学科教师朱晓丽

类型:少儿培训
发布时间:2018-02-24 11:27:30

学员情况分析: 该生就读于长沙市地质中学高一年级,所报学科为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学数学有畏难情绪,没有学习方法,不会学习,不自信;家庭条件较好,所以对于自己学习成绩要求不高,没有明确的目标感,自我要求不高,什么事情做到还行就万事大吉;总体来说是个比较懂事,也比较配合学生。 

相应解决策略: 

卓绝,由于他对于学数学有点小恐惧,因此首先陪他找学习数学的感觉,在高一一开始学习的是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和奇偶性,我会把此章节的一些常用的比较实用的解题方法交给他,让他能看到题目就能知道解题方法,帮他确立自信心、成就感,因为学生往往觉得会做题目即使自己此时还不是真正独立完全准确的解决一道题,但会解题思路也是学习知识的一大进步。 

第二,上一步我只是让他体会了看到题目有思路的小小成就感,但是真正要学好并非如此就够了,因为他自己也能体会到自己只是会了些解题的框架步骤,真正要学会还是在理解透彻知识的基础上才可以,潜意识的也就激发了他学习的动力; 在第二阶段,我重点锻炼他学会学习的方法。比如说在讲到指数对数函数时,我会先帮他回顾前面所学的几种函数的步骤,函数特点及常见考查方式等,让他意识到指数和对数函数也是一类函数,只不过有它本身的特点,重点掌握学习函数时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做到在理解较难或新知识点时建立在相近或较易的知识之上,做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迁移而非腾空的架构知识。 

第三,在前两阶段初步的对数学有些感受之后,这一阶段重点是培养他概括总结知识的能力。在前面阶段主要做的是让他能理解知识,学会一定的学习方法,然而知识与知识之间其内在是存在着逻辑的,这也是我们各科知识都具有的共性,尤其在学习理科方面,因此我在这一阶段授课时会把知识串起来讲,而不是单独以知识点--知识点的呈。 比如在讲到直线与方程时,直线的方程首先就是用两点的坐标来定义斜率,于是将其中一点看作直线上的一般点在将式子变换于是得到直线点斜式的方程,如果点斜式中的一点为在y轴上的斜率于是得到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再如果已知两个点的坐标于是斜率又可以有点的坐标表示出来,此时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于是就得到了直线的两点式的方程,接下来其中的两点变成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于是就得到了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当然我们把前面几种特殊的直线方程化简到方程一边更终得到了直线的一般式方程,这样将直线的方程的几种形式串在一起,使他能建立起知识的框架。在每次上完课时会让他也这样将知识连起来讲,能更好的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能较好的把握数学学科的学习特点。 

第四,也是目前在做的。学生在前几个阶段训练的基础上在听课和理解知识上不存在问题了,也帮他确立了学习数学的良好信心。当然想要达到数学成绩的良好还需继续努力,在学科方面加强他应用知识的能力,教一些审题的方法。在拿到题目时首先明确考查的是什么知识点,对照该知识点常用的解题方法等等;更后希望通过在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更进一步的激发他的学习动机。 

授课效果: 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做题方面:从开始在拿到题目不会解也没有任何思路到后来看到题目知道从那入手并有了解题思路,也知道考查的什么知识点但还是不能完整并且准确的解出整个题目;听课方面:从开始只是听我在讲基本没有什么反馈,到后来主动问问题;讲课方面,从更开始讲的是基本的知识点罗列到后来知识点的来龙去脉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