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同行都在使用奇网校

Online Service

沈敏静:教育即责任 人格比分数更重要

类型:少儿培训
发布时间:2018-02-24 11:26:21

编者按:进入六月,各种考试接踵而来。在教育方式同样多元化的当今,摆在学子们面前的选择,除了传统的公立中学,还有方兴未艾的国际学校。6月6日,ULC广东优联校长、ULC武汉优联校监沈敏静做客新华网,带大家了解国际教育相关的诸多问题。以下为本次访谈精彩摘要。 

[主持人] 您从事国际教育的时间比较长了,您在从事国际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有什么样的心得可以和广大网友或者是家长、学生朋友们来交流一下?

[沈敏静] 虽然我进入这行比较早一点,从2006年回国后就到现在,要说心得我实话说就是八个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中国家长把孩子送入国际学校是没有退路的,以后就不可能再参加高考了,也没有国内的学籍了,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家庭就这一个孩子,送到我这里来。我经常和我们的老师开玩笑说,我们面临几百个孩子,但对于他们的家庭而言,他就是少有的希望,如果你开工厂,你的产品里可以有废品、次品,但你做教育,一个孩子要是培养不好,你想想这是什么样的责任在这里面。所以做国际教育我经常开玩笑,大家说国际教育好、收费高、挣的多,但你没有看到这里面的责任和你的担心。现在说实话吧,再做几年我都不想做了,因为身心疲惫,你很担心出这样的问题,你在想这些孩子来了以后你对他的将来是有责任的,你怎么去帮助他们,这个一点都不能松懈,不能懈怠。所以我希望这些要进入国际教育的人,我觉得有一点您真的是喜欢它,不是为了钱来做它,你是有一种价值观的体现。比如我看到我们的毕业生,教育了一批人而对另外一批人有正能量的影响,这给老师的感觉不是用金钱或者其他能够替代你的。你要有这种心才能考虑做不做国际教育,这个用心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主持人] 而且持续性也就是在于责任。

[沈敏静] 是这样的。

[主持人] 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可能只是短短几年,但它对一个孩子的持续性影响是无法预知的,那您怎么理解或者考虑这样的问题呢?

[沈敏静] 是的,这又回归到教育理念的问题,不管是国际课程也好、国际教育也好,需要有一个魂,这个魂是一种精神,这个精神是什么呢?就是你想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所以我觉得在我们学校我是强调这一点的,我跟家长和学生都会这样说,学习就是学习做人,课程是一个载体,但是更关键的是一个人,这个人回过头来正如我刚才所说的还是离不开当年陈独秀和胡适提倡的人格要健全、心理生理要健全,能力要培养起来等等这些要求,这才是真正的作为一个教育者应该做的。学生有能力了,他人格是健全的,他将来自然而然面对这个社会就会更加从容、更加淡定。我们也知道即使是名校,也可能培养出杀人犯,也可能就自己结束自己生命了,这都是残缺的人格所导致的,是不应该发生在我们学校的学生身上的。

其实我经常和家长和学生强调的问题就是你选择我们学校不要总是奔着牛津剑桥去,人家说我就奔着这个来的,这个没有错,但是我经常问的是咱们去不了牛津剑桥难道就是世界末日吗?去的毕竟是少数的,有些同学可以去到自己喜欢的学校,这些学校也不会差。所以回过头来教育对人的培养尽到心了,奠定了基础,像您刚才说的不可能马上见效果,但是是伴随终身的。自己回想一下当年我们的老师对我们的培养,可能有时候他的一件事、一句话、一个行为可能对你的人生就产生了你想不到的影响。将来的影响我不敢说,但是我跟学生讲的就是可能你在这个学校,更后你在人生的简历上就是一行字,但是你自己将来回首,有什么是你受益终生的,这是我们要考虑的。我再三强调把能力培养好了,阳光的性格和自信培养起来了,更后能去到和你兴趣相匹配的学校,中国学生还是有名校情节的,这是有的,不能否认,这是没有错的,但是名校还有辍学率呢,还有很多读不下来的,所以这个教育目的不是我把你送到名校就完了,你还得读下来,将来还得对这个世界有一种热爱,有一种探究,所以还是回归到我们的教育理念上来——做人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