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同行都在使用奇网校

Online Service

中国儿童剧一直在路上.....

类型:少儿培训
发布时间:2018-02-24 11:23:35

谈到儿童剧,它对于我们似乎并没有那么陌生。六十多岁的老人常用《马兰花》里“大老猫”吓唬淘气的孙子,四十出头的人还依稀记得《报童》中那群机智勇敢的孩子,但现在二十多三十多岁的70、80后却少有关于儿童剧的“集体记忆”,更多可能偶尔被90后、00后的孩子拉去看个迪士尼的引进剧,而来自本土的儿童剧记忆恐怕是剩下了由动画片改编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儿童剧距离它“更好的时光”已太过久远了,久远得甚至让人们忽视了在中国还存在着遍及全国的近20家儿童剧院团以及一大批儿童剧创作者、儿童剧演员。 

很多人难免好奇,在如今这样一个“一切为了孩子”的年代,为何儿童剧却没有迎来它的春天?这恐怕要首先要回到对于“儿童剧”的定义上。所谓儿童剧,也是一个舶来的概念,英文称之为child play,顾名思义,肯定就是给孩子看的剧。在实行儿童剧包场演出的年代里,来看剧的也确实是由学校组织的一群群孩子。但时过境迁,从2004年起,国家不再为学校专门调拨用于去剧场观看儿童剧的经费,这样一来,没有了“稳定的客源”,儿童剧被急匆匆的推向市场经济的洪流中。

对外售票以后,来看戏的不再是有组织的中小学生,而是利用闲暇来剧场“消闲”的“亲子大军”——来剧场看儿童剧的不光有孩子,还有陪伴前来的家长。 而无论在欧美还是在日本,这些成功的儿童剧有的致力于通过故事教给孩子亲情、友情的重要性,有的则希望教给他们诚实、勤劳等个人品德。但一个非常明显的共性就是:儿童剧对于演员与小观众互动环节的重视。 

儿童剧除了具有戏剧一般的特征外,还适应儿童特有的情趣、心理状态和对事物的理解、思考方式。一出杰出的儿童剧,会滋润千千万万小观众的心田,伴随着他们健康地成长。北京丑小鸭剧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儿童剧演出剧目均具有丑小鸭儿童剧的特点:互动、亲子、教育。孩子在看儿童剧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情商,让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能力得到良好的锻炼。

唤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对父母的感恩,对价值观的正确理解以及对美的认知…… 父母带着孩子去剧场看剧,其实是走到了一种特殊的公共场合:这里主要进行的是孩子与台上故事的互动,而在孩子发现、感动、沮丧、兴奋的全过程都是有父母共同见证和参与的。在这个时候,和孩子进行一些探讨、给予他一些积极的指引不但能非常有效的让他了解一些知识、领悟一些道理,更让两代人之间有了交流和影响的平台。

毕竟儿童剧属于舞台剧的一个种类,从小让孩子接触儿童剧,带给他一种剧场体验,了解一些剧场文化有助于培养他在戏剧艺术方面的兴趣和理解力,从小处说也为将来培养了一定的戏剧素质和艺术情操,从宏观看则是为国家日后的戏剧事业持续培养人才和观众。这也是儿童剧所要肩负另一重使命吧。 中国儿童剧的路还很长,过去的光荣与阴暗已成昨天,未来的路还要靠所有从业者、孩子和家长一起踏实而坚定的走下去。儿童剧,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