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7日,全球知名儿童艺术教育家简志雄先生来艺之行参观,并与老师进行了座谈,在环境布置、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与策略上給予指导。
在教学部老师的陪同下,简志雄先生参观了艺之行新街口旗舰店,并进入每个班级教室认真听取当班老师的介绍进行深入了解,在教学硬件、师资力量、教育理念、教学形式等方面給予了高度赞赏,简志雄先生说,他参观过国内大多数儿童艺术教育机构,艺之行和他们比较起来,很多方面都走在了前列。
简志雄先生指出,对于美术教室的环境布置,国内很多教育机构还停留在东西多、色彩杂并且鲜艳的阶段,这是一个误区,这样的布置不仅会干扰到孩子上课时的注意力,对教学没有起到辅助作用,时间长了还会让孩子产生视觉和审美疲劳,艺之行在教室布置能够做到“精”跟“纯”这两个字,并且每期课程结束后都会进行更换,值得他们学习。
当简志雄先生听说艺之行小班教学中采用了调色体验教学的方式后,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目前,在儿童美术教育界,很多人认为不能教孩子调色,会阻碍孩子的视觉发展,其实这是一个误解。调色教学是一种很好的体验,虽然在这过程中,孩子可能听不懂、看不懂,也不懂其中的原理,但是孩子至少已经有了体验,并且很清楚的看到了结果,就是把颜色混在一起就发生了变化。
简志雄先生认为,很多东西不一定要孩子很懂了才要去做,在孩子对事物懵懂无知的时候,要让他们有体验的历程,艺术教育就是有目标的体验,让孩子有经验不能光凭讲,如果一个儿童美术(视觉)教育机构在教学中只是讲的多,而给孩子看的少、体验的少,那一定是不利于孩子学习的。同理,游戏也是一种手段和历程,在游戏中学习,指的是通过游戏达到美术教育的目标,所以他非常认同艺之行寓教于乐、于游戏的教学方式。
当简志雄先生在达芬奇班看到孩子们创作的多个版本《更后的晚餐》的作品,以及一些孩子们集体创作的作品时,他认为这样的课程一定是艺之行老师经过长期研究和经验总结后才设计出来的。简志雄先生指出,美感发展五个阶段中,第二个是写实阶段,第三个是原创表现阶段,第三个是抽象阶段,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历美术教育将很难突破写实阶段到达后面的阶段,那么他的审美只会是看很像的东西,越像就觉得越美。
简志雄先生说,从孩子们创作的《更后的晚餐》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已经突破写实阶段进入原创表现阶段,艺之行让孩子从个人创作,经历到集体创作,再到原创表现的系统教学,能把孩子从写实阶段引领到抽象阶段,能让孩子多思考,在创作时表现能多样化。同时,集体创作的体验也会为孩子带来感动,平时一个人完成不了的作品,团队协作就做到了,通过这样的体验可以培养孩子极强的团队意识和分工协作能力。国内很多艺术教育机构极其缺少有关儿童合作创作方面的教学。
在谈到低年龄段孩子的素描教学时,简志雄先生认为国内素描教学还停留在“只能从视平线看与观察”和“作品一定要很完整”这样的阶段,看了艺之行学员的素描作品后,很明显已经跨过了这个阶段,达到了很高的层面。简志雄先生认为艺之行的素描教学已经让孩子突破了视角和整体的局限,艺之行让孩子们对眼前的物品通过多种视角进行观察,和改变教学思路让孩子从画局部开始进行创作,然后对多个局部进行设计,再整合成整体,这样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已经引领孩子从写实阶段跨越到抽象阶段,对孩子的思维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简志雄先生认为,艺术是感性的、感动的东西,所以一定要突破写实。创意更大的天敌就是习惯,如果一直让孩子只有一种单调的创作方法,只会让孩子养成单一的习惯,从而局限孩子的发展。
简志雄先生来到动漫班时,被教室里孩子们的一本本原创动漫绘本震撼到了,当经过了解得知这些绘本都是孩子们在学习时间总共只有24小时的时间内创作出来的,他越发感到惊讶。在仔细观看了绘本里的内容后,简志雄先生认为,艺之行的教学,已经从单调的人物艺术化表现的教学阶段,上升到了人物场景化与故事化,每一个人物在孩子心目中都有着丰富的故事,而当老师引导他们对人物进行再改变的时候,孩子们就很容易举一反三,这样会很好地训练孩子的发散性思维。
简志雄先生表示,艺之行是他至今见到过的更好的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机构之一,希望能和基地老师进行更深入的沟通,并邀请基地老师到台湾,和台湾少儿美术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