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结束了,寒假即将来临,学生进入到又一个学习调整期。 取得好成绩的同学不能就此放松,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继续占据优势确保卓越;而那些考得不理想的同学也没必要垂头丧气,正好利用这个假期查漏补缺,争取在下个学期迎头赶上。 尤其对于初三高三即将参加中高考的考生而言,寒假将是系统化复习备考的更后机会。学生应意识到寒假学习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复习及提高训练。 我们就此邀请了昂立——智立方1对1的教育专家为广大家长和学生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薄弱学科重点突破 人民广场校区的李老师建议,学生在考试结束后,针对自己这一个学期来的学习做一个分析与总结,是诊断学习的有效手段,这样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较为准确的判断。成绩只是一个表象,重要的是通过它来发现深层次的学习问题,分辨出优劣势科目,据此进行及时的补缺、提高,重点针对薄弱学科在寒假期间进行重点突破,彻底根除学习的症结所在。
如果在假期中能重点解决1-2门薄弱学科,下学期就能实现成绩的明显提升。 围绕教材巩固基础 不少学生和家长容易进入一个误区:觉得补习既然是“开小灶”,那就应该全讲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才能凸显卓越的优势。专家指出,知识的复习包含“重现”和“整理”两种,而前一种可以说是后一种的基础。所以,学生在复习时应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先围绕教材来实施。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安排。
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可以在假期学习中提前接触新学期的知识点,或者在自己的强项学科上作一番突破,争取确立起卓越优势;而对于基础比较薄弱,本学期的内容还没有全面透彻掌握的学生,则以巩固基础为主,对下学期的难点稍作提及,确保能较为轻松地跟上课堂的进度。这样经过一个寒假有针对性的学习,各种类型的学生都一定会取得切实的进步。 制定计划家长督促 古语说,“预则立,不预则废”。
如果我们事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就不易为各种突发状况所困扰或后悔,就能更加快捷地实现目标。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学习更是如此。想要取得好成绩,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一个相对固定又灵活多变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促进目标实现。 中学生平时的学习相当紧张和疲劳,这对于坚持执行之前订立的计划非常不利。
所以,在寒假初始学习制定计划然后在假期中严格地去执行,循序渐进,更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那些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的同学,应在订好计划后,向家长、老师、同学公布,一方面起到监督作用,同时起到一个强迫约束的效果,可以在难以坚持的时候产生更大的毅力和动力。
在寒假的学习中,家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帮助孩子一起分析从哪个方面着手进行突破,一道参与制定学习计划,以及督促孩子完成这个计划。在这个过程中,专家提醒家长应注意尊重孩子的意见,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劳逸结合,尤其要避免“填鸭式”的灌输,以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讲求方法事半功倍 数学:巩固知识点 初二的张同学的学习水平处于班级中上游,她想跻身到班级的前列,但总是因为数学影响了总分。刚来智立方学习中心时,张同学显得焦躁、无奈、沮丧。
“智立方”八佰伴校区的杨老师为其量身定制的包括知识点弥补与学习习惯改善的个性化方案,其中的重点就是攻克她关于函数的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的弱项。杨老师为小张进行了归纳整理,梳理函数知识,使之更好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针对她的个性学习特点对症下药,以同步提高为主线,同时补习前阶段所欠缺的知识,帮助她克服心理上的恐惧感。更终的结果是,在短时间内她的数学成绩就有了稳步的提高。
物理:理清基本概念。老师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在物理学习上有问题的学生,都是因为基本概念不清造成的。要解决这个症结,必须抓住这个“本”。首先,对课本出现的基本公式,基本概念记得清,记得牢;重视物理概念建立形成过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区分易混淆的概念。重视课本的基本实验研究方法。理清知识的条理,体系;明确公式,推导式的适用范围。
此外,还应重视课本插图,图表,读好课后小材料。在此基础上,做一些经典的练习题来实现物理知识的考查。必须牢记对于理科科目来说,做题是必须的,但是不能搞题海战术。 假期之外的时间,所有学生都处于学校这同一平台上,而寒假则相对而言是一段自主学习的时间,好好加以利用,才能抓住机会争取到更大优势。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