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的聪聪正处于初步形成生活价值观的年龄,乖巧可爱。一天,家里来的客人问他“爸爸好还是妈妈好”,他不加思索地说:“爸爸是坏蛋,妈妈是好人。”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客人接着问,“爸爸为什么是坏蛋?” “爸爸抽烟,抽烟的人就是坏蛋。”聪聪一本正经地回答。
原来,聪聪前几天在幼儿园看了一个捉坏蛋的影片,影片中的坏蛋一出场就是刁着烟卷的。 客人继续问聪聪:“你说坏蛋能变成好人吗?好人能变成坏蛋吗?” “当然不能了,坏蛋就是坏蛋,好人就是好人。”聪聪非常肯定地说。 这时候,妈妈赶忙出来制止他:“不知道就别瞎说。” “就是,就是,坏蛋就是坏蛋,好人就是好人,坏蛋怎么能变成好人呢?”聪聪并不服气。
专业点评 孩子在整个的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思维方式有比较明显的两极倾向,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不是黑就是白,中间很少有灰色部分,就像聪聪觉得人不是坏蛋就是好人一样,要么好,要么不好,好的就一切都好,不好的就什么都不好,两者之间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孩子的思维能力需要父母用心来培养,那怎样培养孩子广阔的思维呢? 首先,要避免给出惟一的标准。
例如,当孩子询问电视剧中谁是坏蛋谁是好人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标准和角度来告诉他。 第二,要利用恰当的机会,给孩子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学会思考。如当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反过来问他,“你是怎么看的”、“你为什么这么看呢”等等。 第三,如果发现孩子的思维两极化比较严重,可以提出一些与之相矛盾的说法。
第四,孩子的思维具体形象,常常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认识事物,例如,妈妈将奶瓶里的牛奶倒入大口杯时,孩子会觉得牛奶多起来,因为大口杯的口径大。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帮助孩子克服单向思维。 两极化思维和单向思维是低级的思维形式,它往往是幼儿思维的典型形式。作为家长,应该帮助幼儿及早完成向高级思维形式的过渡,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