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转自TOM新闻网:
绿光老师Bruno曾经是一名小学老师,他指出许多家长在孩子升入小学后,直喊想要“后悔药”,懊恼当初没能重视对孩子幼小衔接的培养,导致孩子在课堂上表现出各种令家长们措手不及的症状,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
“症状”一:上课不守纪律,思想不集中。
许多家长存在误解:孩子入园前首要任务是掌握拼音字母,数学计算,英语对话等知识,达到先学而领先。其实不然,小学老师更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的塑造。许多孩子就因为升小学后太过“好动”成了老师的特别关注对象,令家长头疼不已。事实上,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仅仅强调了知识学习而忽视了学习习惯的培养,这对孩子幼升小的适应过程是很不利的。
绿光教育调研组对全市多所小学进行追踪研究显示: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因提前学习小学内容而带来的考试成绩的领先,通常只能保持很短的时间便消退了;基于儿童发展特点,家长应将目光放在重视幼儿主动学习的学前教育,从而带来长远的积极成效。
绿光教育幼小衔接课程重视让每一位学生"喜欢新环境、喜欢新伙伴、产生新兴趣、了解新规范、养成好习惯"。相比于小学知识授课,更强调对孩子行为习惯,书写习惯,自我生活管理等能力的培养。每一位报名绿光教育幼小衔接班的小朋友都会进行一次“个人行为习惯”的小测试,对孩子们的专注力、持久力、合作交流、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测试。老师们拿到测试结果会后,会结合每一位学员的不同特性进行幼小衔接必备素质的培养塑造。
症状二:拼音和英语“打架”
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虽然在幼儿园认了不少字,又学了不少英文,可从来没接触过汉语拼音。当一年级语文课上声母、韵母、前鼻音、后鼻音……扑面而来,儿子整个儿蒙了,拼音和英文混作了一团。而学校的进度又颇快,儿子满怀疑惑地在学校滥竽充数地跟读那些“a、 o、e”,回到家里却不分彼此、乱读一气。”
这是许多孩子进入小学后都会遇到的困难,若不能及时为孩子拨开云雾,会使孩子越学越困扰。有家长反映为何不能在幼儿园时就进行专项性的学习?绿光Bruno老师回答家长:“根据中国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内容。” 因此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学到的知识是十分模糊的,孩子升上小学后,幼儿园时期学到的知识便成为一块巨大的绊脚石,阻碍孩子对拼音与英语的系统学习。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