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考面试之综合分析能力每日练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出成绩,与此同时很大一部分笔试考得好的考生都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国考面试。说到这我们必然会面临对综合分析能力的备考,因为综合分析能力是国考面试考查的重点,每年都会有至少一题涉及到这种能力的运用,综合分析能力也是以后我们在工作中解决各类复杂问题需要运用到的能力。然而各位考生更头疼的也莫过于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了,答题时要么就事论事,没有深度广度,要么言不由衷,自己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如何提升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呢,为之教育建议大家从平时多下功夫。
我们每天都会关注新闻,关注一些热点,在积累这些热点的同时,不少同学有个误区,认为积累得越多越好。其实积累固然重要,但是单纯的积累这些新闻素材并不能帮助到我们,更多在聊天时增加几分谈资。那热点到底需要怎么去看呢?
每天发生的新闻事件很多,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一些与社会民生相关的公共政策或是热点事件,选取一个事件,按照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这样的思路去分析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2014年10月20日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初度把依法治国作为会议的主题,对此,你怎么看?
首先,提出观点,简单一点我们可以作一个价值判断,也就是这种做法好或者不好,初期可以尝试这样的价值判断,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如果凡事我们谈看法的时候都是好不好,就显得没有深度了,于是,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发掘,把依法治国作为会议的主题,其实就是打造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之一,这样说观点就显得深刻了,和国家职能联系在一起。
其次,论证观点,我们可以分析这个事件的背景,这个背景其实相当于分析原因,当前,民众法律意识淡薄,素质有待提高,遇事不寻求法律途径解决。法律制度也不尽完善,比如对隐私的保护,比如人权的保护,儿童的保护以及环境、食品安全等领域,依法治国方略不够彻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依然存在,在阐述背景时,可以结合具体的事件去说,比如我们熟悉的儿童保护,食品安全问题等。背景分析完,我们可以分析影响。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
更后,落实观点,我们可以谈谈如何推进依法治国,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就需要加强根本准则的制定,形成一套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要加强党的建设加强法治建设,促进依法治国的实施。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新闻事件,但是这事件背后却有很多可以分析的,平时要养成这样一种习惯,每看到一个事件,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想怎么去解决,就像写一个简单的评论文章一样,如果能长期坚持下去,那么我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就会得到提高,面试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希望大家都能在国考面试中取得好成绩。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