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象不到语言暴力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的时候训斥孩子、不理孩子,并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也不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没什么大不了的,训斥孩子是为了让他们“长记性”。可我们常会忽略语言的力量——它可以直指人心,可以让孩子内心产生强烈的颤动。
就来说吃晚饭的这对母女。“没长脑子”,“委屈啥委屈”,“有没有记性”,“糟心样儿”,这些词语随时都可能转换为一种心理暗示——我不能委屈,我活该;我记性不好,我没有脑子;我一无是处……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和老师是对自己最主要的评价者和权威者,他们可能觉得无所谓、不要紧、不经意间的一些话语,但对孩子的意义深重,有时候造成的“杀伤力”是我们无法想像的。
该如何避免使用语言暴力?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到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那么就要来看看如何避免了。接下来张大姐给大家提供几点参考:
1. 做好自身的情绪管理
很多时候,我们在讨论如何关注孩子的情绪、如何帮孩子做好情绪管理的时候,往往忽略掉了一个基本问题——言传身教。只有家长自身有一个好的情绪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使用语言暴力的问题。并且,您的情绪处理方式,也是孩子正在效仿的情绪模式。
2. 低声说话&注意语气和措辞
在您感到要对孩子发怒、大声斥骂的时候,请您给自己三秒钟的时间做个深呼吸,并且告诉自己——“低声说话”。一般来说,家长想用高声调的话语震慑到孩子,让孩子意识到严重性,并且通过您的生气来告诉孩子“不可以”。但这种做法,刚开始或许有效,等孩子适应了您的高声说话之后,孩子甚至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您。当您把语调降下来,温和而坚定地跟孩子讲述这个问题的时候,效果会比高声说话更好。
3. 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对于孩子,您的表达方式是比说话内容更重要的。之前张大姐强调要关注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无条件的爱。也就是,在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是以孩子的感受为出发点,然后再来谈事件本身,对孩子来说会更好接受。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