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常性(口头禅式)的表扬
有些家长会经常跟说“真乖”、“真棒”、“真听话”等表扬式的语句,就像上面例子中,家长在安抚孩子的时候,如果孩子安静下来,就对孩子说,“真听话”。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会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了一件小事情,或者在公众场合遵守了公共秩序,家长就会表扬孩子。而对于这种表扬,张大姐并不提倡家长频繁地来进行。
我们平时所说的“多鼓励、多认同孩子”,被很多家长和老师理解为要“多表扬”。但是频繁受到表扬和夸赞,并且是在这些孩子们应该遵守的规则面前,因为孩子“遵守规则”而表扬孩子,很可能会造成一个“捧孩子”的现象。为什么张大姐在这里用了这个“捧”字?——因为理所当然理应如此的事情,让家长说得孩子做到了,就跟做了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一样。而被家长“捧出来”的孩子,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力都比较弱,以后进入社会,遇到的问题也会更多。并且,“捧孩子”对于孩子提升自信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让孩子重视别人对自己的注意、追捧和肯定。
2. 没有表扬到“点子”上
什么是没有表扬到“点子”上?事例当中,家长夸孩子“真听话”、“真是个好孩子”,只是在强调自己对孩子的评价——妈妈觉得你听话,是个好孩子。我们往往忽略了表扬孩子时候最重要的一点——为什么妈妈觉得你是个好孩子?“因为在憋闷的车厢里,你能够坚持这么久,陪着妈妈度过等车、坐车这些无聊而又漫长的时间,并且能够遵守公共秩序,没有在车厢里乱跑和哭闹,妈妈觉得,你能坚持这么久,很棒。”
在这里和家长们强调一点:表扬孩子,并不是用好的词汇来对孩子进行评价,而是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肯定和鼓励。
在了解了表扬孩子的“误区”之后,咱们进入“如何正确地表扬孩子”的正题。其实,就两点,希望家长和老师们细心看完。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