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是孩子正式开始有意识学习的一个开始阶段,学校里越来越频繁的考试机制让孩子们变得疲惫不堪。不少家长只要孩子一考试就过于关注成绩分数,使得孩子们逐渐对学习丧失动力。其实小学阶段作为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期,家长更应该把关注放到这上面,今天郑州京翰教育的小编就来给大家好好说一说。
阅读能力等同于学习能力
从理论上来说六岁以下是儿童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只要孩子掌握了阅读能力,学习能力也就能培养完成百分之九十以上。
阅读能力如何培养,需要两种条件:阅读的持续性和阅读量的积累。
阅读的持续性需要孩子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去阅读。有的孩子感兴趣的书就花个一整天去读,不高兴起来可能一周都不会看书,这种都是不正确的做法。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只有每天阅读才能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量的积累,阅读能力的养成需要一般幼儿一年的阅读量达到50-100万字左右。一二年级孩子每年的阅读量不能低于100万字,二三年级则不能低于200万字,进入小学高年级每年的阅读量则不能低于300万字。
小学阶段重阅读轻成绩
6-12岁小学阶段的孩子不可以把精力全部投入课本作业中,而要更多的去阅读名著经典,涉猎百科常识。小学阶段的课本单一,知识点浅薄,这其实远不能满足一个孩子大脑成长的需求。只有博览群书,才能让孩子的智慧不断发展,在书中发掘自身的潜力。
很多家长过于注重小学阶段的成绩,但其实这并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小学阶段的成绩存在很大的欺骗性和虚假性,有的孩子每天就做题上辅导班,考出来成绩高但在学习能力上却远不及其他孩子。
一些小学阶段将全部精力投入课本作业中得高分的孩子,进入初中后成绩不断下滑;反而那些小学阶段成绩平平,但是喜欢看书,兴趣爱好广泛的学生,进入初中后能够快速适应,排名靠前。
因此,家长们在孩子小学阶段尽量给他们多一点课余时间去阅读发展自我,把阅读能力培养起来对后面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