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南京个性化教育新发展研讨会上,有位六年级学生家长控诉自己孩子在校因成绩不好而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并称“我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并不高,我不认为成绩好才是好孩子。可现实是,成绩不好的孩子在学校里面很吃亏。”家长的这番控诉,引起与会教育专家的思考,教育该怎样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宁波学大教育报道。
成绩差在校吃亏
宁波学大教育小编了解到,有家长许女士称自己的孩子今年上小学六年级,她说“我的孩子是好孩子,善良、有进取心”,缺点是成绩不好。而且她一直认为,在成绩上给孩子过高的要求是不对的,很多时候是家长的虚荣心在作怪。学校里学生的构成是一座“金字塔”,塔尖上是精英,大多数孩子是塔身、塔基。许女士认为,“孩子只要未来能独立生活,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哪怕是扫大街,我都觉得我的教育是成功的。”
许女士也表示,虽然孩子的成绩差,但这并不让她担忧,担忧的是孩子成绩不好,但,客观事实上“我孩子成绩不好,在现实的教育体制里面,成绩不好是很吃亏的”。宁波学大教育老师介绍,
成绩给孩子和父母带来双重压力
据宁波学大教育老师了解,许女士表示自己和孩子从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有。几乎所有老师都会每天告诉家长:今天学校上课的内容是什么,今天放学后的作业是什么,家长必须帮助学生完成什么。家长必须确保孩子的作业正确,如果出现了错误,老师会打电话找家长。
有家长质疑凭什么家长要负起责任,作业什么的应该是老师负责。
有教育专家表示,人的全面发展分两个层次——必要发展和充分发展,前者主要由学校教育来保证,后者由民办机构来补充,两方都努力才能给孩子的个性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
宁波学大教育专家表示,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力,而这潜力往往蕴含在个性中,于是个性化教育显得日趋重要,在当下应试教育制度大环境下,想做到完全的发展个性化教育有些困难,但家长和老师们尽量配合。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