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成人,再成才的道理每一位家长都懂。小编经常会接到一些父母的咨询说:孩子不管怎么教,就是不听。西安学大教育的小编就要问了:孩子叛逆,难道所有的过错真的只有孩子一个人吗?最近因为抑郁症去世的男星乔任梁,这件事情值得很多人反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让人惋惜的事情,主要还是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自信心。所以平时家长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培养的过程中有几点也是需要注意的:
1.父母和孩子的相处不要有过多的管制和约束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教育理念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这种观念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固然有效,但是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却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虽说孩子接受的教育来自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后者的分量早已超过了前者。以往的教育模式已不适合目前的家庭教育。而且,不恰当的教育理念会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如果一直采用严厉的教育方式,渐渐地会对孩子的自信心产生影响。
2.不要将孩子的个性培养成攀比心理
很多中国家长都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的语言经常会出现在中国的家庭教育当中。渐渐地也就变成了一种习惯。只要孩子的成绩让自己不满意了,“别人家的孩子”就会出现了。作为家长的你们知道吗?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不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纠正错误的决心,反而会让孩子渐渐地产生一种自卑和逆反心理。每一位小朋友都希望自己能够让父母感到骄傲,同时也希望父母能够多多的表扬和鼓励自己。
所以说家长看待问题不要太多片面,要多用孩子的优点去与别的小伙伴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方法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3.对孩子不要太多溺爱,要让孩子有一种居安思危的感觉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过多的接触社会不太好,这一点小编不反对,但是这不能成为限制孩子行动的理由。家长担心孩子受到伤害,很多事情都是亲力亲为,不给孩子自主的权利。小编想说的是,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18周岁之前家长有监护权,可并不表示孩子所有的事情都要父母来做决断。一个孩子在18岁之前还是温室里的花朵,一过18岁就让他们变得独立这种可能性不大。
西安学大教育的小编觉得自信的反面不一定就是自卑,也有可能是自负。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负的影响力可能比自卑更大一些,因为这样的孩子很容易满足现状,从而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其实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并不是很难,领悟到四个词语的精髓:沟通、尊重、信任和引导,对孩子的帮助还是蛮大的。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