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气温升高。当气温超过37℃以上,人体的散热主要通过汗液蒸发,当周围环境高于人体的正常体温,通风较差、湿度较高就很容易发生中暑。
幼儿中暑的原因大体上有以下三点:
一、是保暖过度,家长怕孩子受凉,一味地给孩子加衣保暖,导致幼儿体液减少,盐分丢失,细胞脱水,容易发生中暑
二、是幼儿在炎热的环境中饮水量不足; 三、是幼儿在热环境下活动过多。
中暑的分类 根据中暑症状的轻重,可分为以下几种:
1、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口渴、全身无力及行走不稳。
2、轻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还发生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燥,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症状。
3、重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常突然晕倒或大汗后抽搐、烦躁不安,口渴、尿少、昏迷等症状。
防暑降温措施:
1.各班开放空调,及时调节室内温度。适宜温度在27 28度
2.保证幼儿补充充足的水分,各班老师做到提前为幼儿准备好饮用凉开水,并每天中午供应绿豆汤消暑解渴。 3.扩大幼儿午睡和活动空间,组织幼儿分散在寝室、活动室、前凉台活动。5.减少幼儿户外活动时间,组织幼儿多进行较安静的室内游戏活动等。
4.针对高温天气及时调整食谱花样,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荤素搭配早餐、可口而不油腻的午餐、晚餐、西瓜和牛奶豆浆充足的间餐。 5.防食物中毒:在保证幼儿饭、菜、汤、三冷的前提下,做好食品卫生的各项规范化操作,验收食品严格把关,杜绝不洁和腐败食品入内,操作加工生疏分开,程序规范,熟食放置防止污染和保证安全,餐具消毒方法规范,时间到位。 6.伙房做出的稀饭、菜汤等,要提前半个小时以上做好凉到合适温度,防止发生幼儿、教职工烫伤事故。
中暑的预防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急诊,加强预防可以大减少发病率,中暑预防应注意几点:
1、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体能,并达到防暑的目的。
2、科学合理的饮食。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及适量的动物蛋白质和脂肪,补充体能消耗;切忌节食。
3、做好防晒措施。室外活动要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戴好帽子、衣着宽松。
4、合理饮水。每日饮水3升至6升,以0.3%~0.5%的氯化钠为宜;饭前饭后以及大量运动量前后避免大量饮水。
常用的降温药有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人丹、风油精、痱子粉等;可根据身体体质、药性适当选用。
中暑的处理
1、迅速将中暑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脱去或解松衣服,使患者平躺休息。
2、给患者喝含盐清凉饮料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
3、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涂于患者的头部太阳穴;口服人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丸等药物。
4、重度中暑患者除以上3点处理外,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