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要阻止!让你的孩子来流畅尽情挥洒手中的画笔吧!知名教育家迪斯特.韦赫指出:“画一小时画获得的东西,比看九小时获得的东西还多。”毕加索有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问题是怎么在长大之后仍然保持这种天赋 当一个孩子沉浸在属于自己的艺术创作时,能进入一种非常美好的精神状态。契克森米哈将这种状态称为“流”——“由于他们自身的原因而完全参与在活动中,此时自我意识消失、时光飞逝,每个行为、动作和想法必然会一步接着一步,就像跳爵士舞一样。整个人都沉浸其中,且将自己的技能发挥到极致。”
“艺术教育真正的价值,并不是培养艺术家,甚至不是提高孩子的智力,而是培养不同的思维方式。除了艺术的具体技巧之外,艺术课程还锻炼孩子的认知能力、好奇心、实验精神、冒险精神、灵活性、隐喻式的思维方式、审美等等,其中很多是常规课堂上缺失的。”美国儿童艺术课程Abrakadoole的创始人玛丽?罗杰斯这样说的。
对于孩子的绘画是不能用好坏来评价的,更不能用来做类似心理分析以试图判断孩子的性格,这完全没有意义。 孩子的涂鸦仅仅和哭笑一样是表达心情的一种方式而已。一幅孩子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或想法的画,即使在技艺上还未成熟,但通过这种自由的绘画方式使得表达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并体验到了愉悦,这就是表达的快乐。
知名教育家迪斯特.韦赫指出:“画一小时画获得的东西,比看九小时获得的东西还多。”“教育的差异,决定一个人更终胜负的,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人生的境界与视野,信仰与责任,以及自由的心灵。”孩子有着天性的童趣和强烈的表现欲,他们的喜怒哀乐跃然纸上。
在他们还不能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内心世界时候,通过手脑结合的方式——绘画便产生了。 孩子们将自己在感受外物时储存在脑海里的记忆翻找出来,然后以“稚嫩”“天真”的方式抽象地表达出来。甚至有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们在5岁以前的创作性是更高的,几乎能等同于绘画大师。他们的绘画内容并不是虚无的,是对现实的一种记忆恢复,只是表现方式不是我们成人惯有的接受方式而已。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