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安京翰教育小编了解到,近日,民族舞、京剧等国粹课程走进一些小学的课堂,学校用国粹来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舞、京剧等都是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聚集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作为炎黄子孙,小学生有义务接受国粹的熏陶,继承和发扬国粹,增强自身艺术修养。
西安京翰教育老师介绍说,这些学校的美术课程会有大量的扮相、服装、脸谱图片、视频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区分不同京剧人物特点,特别是在京剧脸谱艺术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别的艺术形象,鼓励支持学生创作脸谱,讲述寓意,从而培养创造力和审美情趣。语文课中也会安排学生欣赏京剧唱词,走进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知晓历史典故。学生们也从历史人物中感受大将的有勇有谋,感受人物的忠诚孝义。音乐课程中,老师会引导学生聆听经典唱段,欣赏名家表演,学习数板、念白,鼓励学生开口演唱,展现国粹魅力,建立表演自信,培养艺术修养。
2010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诞生了一支男子舞蹈队,这些学生并没有任何专业基础,却在短短一个月内创造了奇迹——蒙古族舞蹈《雁阵》。西安京翰教育小编了解到,一开始,这些男生对民族舞并不感兴趣,形体老师就给大家布置了一道作业:利用图书和网络资源,查找蒙古族男子舞蹈的资料,上课时用口头和肢体语言向同学们介绍。由于,每个学生的视角不同,呈现的作业也就大为不同。通过这个方法,这些男生不知不觉就对民族舞蹈产生了兴趣。由此可见,对于民族国粹的发扬与传承,老师是可以通过一定方式来引导的。
西安京翰教育老师表示,学校艺术教育,不仅让学生们学会用乐器、舞蹈和唱歌,也要让学生感觉到艺术的美、精神和文化教育。学校一定要把艺术教育扎根于、立足于面向每一个学生,人人皆可受益的教育。美育要建立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基础之上,建立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学习的基础上。
民族舞、京剧等国粹艺术,是带着我们中华民族强烈特色的艺术,是有着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化。小学生们接受国粹的熏陶,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这种做法值得推广。西安京翰教育专家如是说。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