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不少地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并开设相关课程,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面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南京学大教育小编了解到,扬州市在今年年初设立6所小学作为首批珠算试点学校,今年年中时又增加七所小学为市级珠算试点学校。学习珠算的小学生人数也增加至三千多人,学习的年级也从一年级拓展至二年级,珠算教学或称为该市小学必修课。
扬州小学重拾珠算教学
南京学大教育辅导老师介绍,珠算在过去曾是小学必修课,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逐渐淡出小学。随着珠算申遗成功,人们又重新注意到珠算,发现珠算并不只是计算工具,更是一种开发小学生思维的方式。根据全省新课标安排,全省有百所学校试点珠心算,而扬州市更初有六所学校试点,在今年又有7所小学成为市级珠算试点学校。
将珠算结合到数学教学中
珠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课堂,扬州有小学负责人表示,该学校采用兴趣小组和选修课的形式来教珠心算。也有学校还采取了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来教的方法。该负责人还表示,珠心算是数学的一部分,而不是数学课的一部分,也是一种锻炼少年儿童思维的方法,也符合他们的发展特点。南京学大教育小编了解到,该市首批珠算试点学校的学生,已经能用算盘熟练地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免费提供珠算课本
南京学大教育辅导中心研究员介绍,珠算进入扬州小学课堂,该市教育部门公布消息,珠心算课本与算盘都由市政府财政支持。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们不但有免费的课本使用,还可以领取免费的算盘。并且,算盘不但可在学校使用,还可以带回家。
南京学大教育专家表示,时代快速变迁,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失传,或者很少有人问津,如果能将这些遗产引进课堂,成为一种兴趣课,既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丰富了小学课堂,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