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名哥小编了解到,现在家庭有些父母为了更好的引导孩子向积极方向发展,与孩子签协议定奖惩规则,那么到底该不该推广呢?大家对此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种方法有利于孩子成长,应该推广;有人则认为这种方法可能造成父子关系冷漠,不值得推广。
具体事例
报名哥老师介绍说,南京有位妈妈从三年级开始就和孩子签协议,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如何奖惩。虽然现在没有坚持了,但是很多时候,还是按协议要求办。这份《妈妈与儿子的协议》规定了妈妈和儿子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比如妈妈有义务倾听孩子心声,孩子有义务完成家庭作业。关于奖惩制度,如果孩子表现良好,孩子可以向父母申请实现一个合理愿望,如看电影、买书等,也可作为愿望积蓄,待需要时兑现。如果表现不好,则需要做家务活等作为惩罚。签订协议后,孩子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之所以没有继续坚持,也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表现总体满意,无需协议。
反对方
报名哥小编了解到,有些家长不赞成这种做法,因为这些父母认为,父母应该在生活主公通过具体的事情来教育孩子,而不是依靠协议。孩子做得好,父母应该表扬和鼓励孩子,但不应该谈条件;孩子做错了,也不可以一味惩罚,改过就好。另外,冷冰冰的协议也可能会造成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冷漠,因此,不值得推广。
支持方
报名哥老师认为,父母与孩子签订协议方式,这是在模拟成人社会,可以让孩子尽早接受文明概念,有利于孩子可以尽快适应社会。如果孩子与父母都能接受签协议方式,那么就不会存在家庭情感冷漠的现象。关键是要很好地执行下去,这对双方的守约性和执行力都是一种培养。
报名哥专家表示,教无定法,只要签协议方式适合父母与孩子,有利于引导孩子向积极方向发展,家庭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推广。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