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远离父母的疼爱构筑了他们的整个童年生活。天津学大教育小编了解到,在平顶山市的一个小村庄里,58岁的刘芹,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一个学习的地方,在村头的谁洼地上建起了一所一天一天只收一元钱前的爱心幼儿园。
天津学大教育小编了解到,在平顶山市湛河区河滨路街道褚庄村,原本是一片水洼地的村东侧,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座充满爱心的幼儿园。早在2003年,村里外出打工的村民越来越多,与此同时,褚庄小学学前班学生由于种种原因面临另谋“去处”的问题。这些孩子的父母基本都不在家,如果学前班再没了,他们的学前教育问题就真成问题了。村民刘芹便开始为孩子们的学习问题担心起来,并萌生了要给留守儿童一个家的念头。与刘芹的想法不谋而合,2003年夏,禇庄村委会领导也找到了刘芹,想让她继续把孩子们教下去。
更后,刘芹提出了在村东侧的洼地上建筑幼儿园的想法。她的想法得了村“两委”会、乡政府的支持,在办理相关手续后,刘芹开始在这片水洼地上构建起了她的“爱心梦”。 天津学大教育小编了解到,虽然校址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如何填平水洼却成了问题。正在这时,刘芹发现城里有些拉建筑垃圾的车会在夜里悄悄来到农村田间地头的路沟里倾倒建筑垃圾。于是,头天夜里人家刚倒完,第二天她就慌着拉着架子车去挨沟找。后来有些建筑垃圾就直接倾倒到这里。就这样,花了半年多时间,才把这个“小湖泊”填平。
天津学大教育小编了解到,刘芹办这所幼儿园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就是想给这些留守孩子一个“家”。所以从办学开始到现在,刘芹每天只收这些孩子一元钱。这一块钱,还包括了中午孩子们吃饭的费用,算下来,一个学期费用不到200元,直到现在,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每个孩子一学期的平均费用也不过300元。而且,幼儿园到现在已办近10年了,每年接收孩子200多名,可刘芹还欠外债10万余元。
天津学大教育小编认为,现在城市中的一些学校为了赚钱,想尽了各种方法;而一些老师的对学生的行为更是令人寒心,相比之下村民刘芹的就显得高尚很多。小编希望老师们通过这为朴实的村民,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北京学大教育、深圳学大教育、西安学大教育、天津学大教育、大连学大教育等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