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家庭教育逐渐为家长重视,幼小衔接班也逐步普及,不少小学新生在入学前就已经开始学习汉字。据上海学大教育老师了解,今年开学后,南京游府西街小学进行该校的市级课题《趣味联想识字激发母语学习潜能》研究,展开一年级学生识字调查,发给每人一份总量3000个常用字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以此检测孩子们的识字量。调查结果显示,相比于去年,学生平均识字升高,但差距较大,可达2400个之多。
上海学大教育老师介绍,该小学的识字调查,结果出炉:384名一年级新生中,识字更多的大2501字,更少的只有40字,认识2000字以上的有34人,1000字以上的124人,500字以下的182人,平均识字量为790字,比去年的650字高。
该小学相关研究老师表示,“一年级新生能认识四五百字,自主阅读教材就已不成问题。从调查结果看,目前新生中一半以上已经达到这个水平,一些认识2000字以上的孩子,差不多达到了小学6年的识字量。”
调查中,上海学大教育老师了解到,学生识字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正规的教学识字,如上幼小衔接班等;另一个是在生活中识字,包括看电视、读报纸、读故事等。
孩子识字差距大 家长担忧学校纠结
调查结果虽然现实,平均识字量有所增长,但是两极差距太大,不少家长表示担忧。识字较少的孩子家长表示,“平均值这么高啊,我孩子进校前更多也就认百来个,跟同学比起来太差了,会不会跟不上?老师上课肯定照顾大多数,我得给孩子补补了。”
上海学大教育老师了解,识字量“不平衡”不只家长担忧,学校同样有纠结。“识字量的提升,说明这几年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不过从几十个到2000多,识字量差距很大,这就给低年级教学带来了挑战。照顾了识字少的,识字量多的会吃不饱;照顾了多的,少的又跟不上。”有学校老师表示。据悉,南京市不只该小学,不少其他学校的孩子同样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家长学校齐动手
上海学大教育研究员表示,小学一年级识字量差距大,这给老师在教学中带来很大麻烦,但解决办法也并不是没有。一年级语文教学并不是识字教学,字的读音、书写、理解、应用等都是重点。课堂上,识字少的孩子重点需要提升识字量,而对于识字多的孩子,老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把重点放在孩子对书写、理解等方面。
据相关媒体报道,南京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研究开发了趣味识字课程,并在全市多所小学试点,,对于短时间内提升孩子识字量效果明显。
上海学大教育专家表示,小学生识字差距大有很多原因,更大的原因是孩子在入学前和幼小衔接班等接受的相关教育程度,缩小这一途径的根本办法在于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家庭教育和课堂教育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
更多学生浏览的精彩内容,请关注:小学一年级学生要不要进行语文补课
相关文章:
沈阳京翰教育假期课程 三步指点辅导
太原京翰教育分层教学 寒假补习好去处
洛阳京翰教育寒假辅导助力冲刺卓绝名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