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出台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规定,学校不得以各种名目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据天津学大教育老师介绍,虽然减负“新十条”明令禁止学校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但是迫于升学压力,以及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学校仍然偸偸分置重点班。
记者走访多地,发现广泛存在集中学校优质师资,设立重点班的现象。南京一所小学副校长透露,小学阶段,孩子学业差距不明显,学校一般以信息班、英语班等兴趣班形式划分班级。进入初中、高中,学习压力加大,学校考虑升学、家长需要等因素,大都会以实验班、教改班等名义设立重点班。有家长表示,名字不叫重点班,但实际是重点班,家长和老师都清楚。
国家出严规禁止分重点班,不少学校还明知故犯,其中缘由不难理解。相关人士认为,一纸禁令难以从根本上切断一些地方和学校办重点班的内在驱动力,在升学压力下,学校和家长需求以及权力寻租共同助推重点班乱象愈演愈烈。遏制择班乱象,必须进一步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中小学招生、分班的公开透明,并让家长、媒体参与监督,保障每一个学生公平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
天津学大教育专家表示,现行应试教育下,不仅孩子和家长面临升学压力,学校同样面对压力,应试教育不改,各类重点班难除。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