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同行都在使用奇网校

Online Service

议论文写作能力提高:提高议论文思辨性

发布时间:2018-02-23 17:04:43

如今的议论文对同学们来说,写作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议论文要想取得高分,必须论点和论证必须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应如何加强议论文写作,提高思辨性呢?这也是高考作文的通病。而加大试题的思辨力度、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将是今后高考作文试题命题的发展趋势。那昆山学大教育老师认为,同学们在议论文写作中,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切忌只看到表面现象就断然下结论,必须去分析事物内部的因果联系,要在“为什么”上深度挖掘,否则会缺乏思辨性。

思辨性

“思辨”字典上解释为“思考辨析”,它体现在议论文的立论和论证之中。眼下,中学作文教与学都深信文章立意无高下之分,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道理的浅与深无关紧要,不愿在语文读写中进行思辨训练,老是浅尝辄止。

思辨性不强的危害性

思辨性差,不仅提炼的观点就没有深度,而且还会抓不准。所谓抓不准,就是指议论时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对于提供的材料,究竟说明了什么,不能吃准,材料、命题、话题本身说明的问题,有着客观的规定性,是不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昆山学大教育老师指出,只有当你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时,这个“准”字,才有可能保证。

譬如有个成语叫做“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绳怎样才能把木锯断,水怎样才能把石滴穿呢?如果说:要坚持,持之以恒,对不对?对,但只对了一半。在这里,除了坚持以外,还应当专一,要一门心思在一个地方滴。这样,“断”与“穿”才有可能。如果只抓住一面,就说明你没有认识事物的全体和本质,要去论述,当然也就很难抓“准”了。昆山学大教育老师说,要想抓准,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思辨性。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辨证地分析问题。

议论文立论需要思辨性,论证也需要在思辨中进行

很多学生觉得,只要脑袋里装满例子,写作时想要什么“例子”就有什么“例子”,就什么都不用愁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议论文固然离不开“例子”,但“例子”并不能代替分析论证,议论文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作者丰富的生动的言之成理的思想,归根到底,要以说理取胜,并不是靠“例子”取胜。昆山学大教育老师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篇八百字的议论文,同学们能举多少“例子”呢?“例子”多了,辨证分析的空间就小了,就很难把观点说透。

切忌强加性注入文章中,如前面没有事例证明,后面没有辨证分析,总之,没有思辨能力就无法做到把理说透。

平时怎样才能提高思辨能力呢?

思辨能力直接反映一个人的认识水平,是合格中学生必备的素质。昆山学大教育老师建议同学们可以在写作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形成以下十种辨证分析能力:①矛盾分析;②现象与本质分析;③数量与质量分析;④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⑤因果分析;⑥必然性与偶然性分析;⑦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⑧内容与形式分析;⑨内因与外因分析;⑩纵向与横向分析。

这里仅以现象与本质分析为例,谈谈思辨能力的训练方法。

由于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学生观察时一般只能触及事物的表象,获得感性认识。因此,昆山学大教育老师表示,通过现象看本质,是同学们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写作中,要诱导同学们养成“去粗去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习惯。如成功背后的艰辛,平凡中蕴含的伟大,表面热闹中潜隐的内在寂寞等。

由于现象与本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特别是由于客观事物纷繁复杂,有暂时的个别现象,也有稳定的普遍现象;有必然现象,也有偶然现象。因而在训练时要使用不同类的材料,启发学生比照分析,抓住问题的实质,形成正确的观点。这样,通过思辨产生的顿悟,才能是科学而准确的。思辨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仅靠一两次训练是不能奏效的,所以昆山学大教育老师认为同学们更好是从高一开始就着重训练。

同时,对于辨证性话题作文,同学们就要用辨证的观点来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避免片面地看问题,联系地看问题;避免孤立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避免静止地看问题。

另外,除了训练同学们以外,昆山学大教育老师建议还可以引导同学们阅读一些哲理性课外读物,如哲理小品,文艺评论等。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同学们的认识水平,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议论文写作并不难,但是并不是大家都能够取得高分的,所以昆山学大教育老师指出同学们必须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就算没有也要通过后期的训练来取得,否则是很难以取得高分的。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写议论文时要知道在思辨中立意构思,从而使作文中不再出现“片面性”、“幼稚化”的思想观点与思想方法。

更多精彩课程,请关注:高考辅导老师讲高考英语答题技巧轻松冲刺高考英语-东营学大教育

温馨提示:未经报名哥明确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源;如您引用报名哥页面或资源,请注明来源于报名哥,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