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同行都在使用奇网校

Online Service

师资、匹配、课时、教学、效果——师资①篇

发布时间:2018-02-23 16:45:46

导语:在之前的个性化一对一辅导深锐观察系列报道中,我们通过三个主题:“我为什么选择个性化一对一辅导”、“说出你的疑惑:‘一对一’我真的不懂?”、“给家长一双慧眼,我报读的‘一对一’机构:做个性化OR做中介?”,并结合《新快报》行业大调研,在广大家长读者群,尤其是正在或曾经参加过个性化一对一辅导的读者中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很多读者都反映,系列报道从需求产生、机构选择、辅导现状、价值反思上说出了消费者的心声。而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到师资、匹配、课时、教学、效果每一模块,详尽透析每个模块的具体情况,其中师资篇分为两个篇幅,师资①篇主要分析现阶段个性化一对一机构的师资现状——师资类别、师资构成、师资问题。

师资类别

在个性化一对一辅导行业,如果以师资的主体社会职责来划分,可以将师资分成三个类别:一是,以读书为主体社会职责的大学生/研究生;二是,以日校教育为主体社会职责的在校老师;三是,以专业从事个辅行业为主体社会职责的机构全职教师/“全职走穴”教师。

1、大学生/研究生

虽说个性化一对一辅导机构大多打着“全职教师”、“在校老师”的旗号,但将大学生/研究生作为一对一师资在行业内仍是普遍存在的。当然,即使是大学生/研究生,也是需要区别看待的:首先,师范类大学生与非师范类大学生有本质不同,前者以教师为职业前景,自然更专注,只是经验欠缺一些;而后者更多的是为了增加额外收入才从事辅导兼职。然后,在读大学生/研究生与刚毕业大学生有本质不同,前者在现阶段仍是以学业为重,兼职为辅,而后者则是以工作为重。第三,经过系统培训后上岗的大学生与直接上岗的大学生有本质不同,在很多机构里一对一教师上岗有严格要求,即使是大学生师资,经过系统培训后工作能力是有很大提升的。

2、在校老师

在校老师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公立学校在校老师,一类是私立学校在校老师。对于公立学校在校老师,教育局都有明文规定,即不得在业余时间担任兼职辅导老师;而本身,公立学校的薪酬福利水平有相对较高,其实到机构做兼职老师的公立学校教师是非常少数的,重点公立学校教师更是凤毛麟角。而私立学校在校老师则根据学校性质的不同,教学水平有很大区别,有些私立贵族学校的老师是从各地挑选来的杰出教师,甚至是从公立学校挖角过来,教学水平非常高,而普通民办学校的老师以年轻教师居多,教学水平相对会差一点。

3、机构全职教师/“全职走穴”教师

这类师资是目前个性化一对一辅导机构的更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师资为非广东籍教师,或无法进入公立教育体制的教师。其中,机构全职教师很大一部分是从毕业就到机构工作的年轻老师,对于机构的归属感较强;也有些是机构全职聘请实现教研、教师培训等功能的高级教师。而“全职走穴”教师的教学水平往往两极分化较严重,有的教师水平较高,又不愿意每天坐班、喜欢自由,所以只做兼职;而有的教师水平教低,往往是到了辅导旺季,辅导机构没有那多老师来上课时,临时聘请的兼职老师。

师资构成

自从个性化一对一辅导行业兴起后,杰出师资就突然变得稀缺起来,而且越来越稀缺。道理很简单,在之前以大小班作为主要辅导方式的时代不需要这么多老师,打个比方,有一家辅导机构有1000个学生,每个班20个学生,可以分成50个班,每个周末一个科目的老师更多可以上16个课时8堂课,就是可以辅导160人次;根据年级、科目的不同,这家辅导机构只需要20个老师就可以正常运营了。而个性化一对一辅导对于师资的需求是非常惊人的,如上1000人的辅导机构,如果按每个老师在周末不同时段带5-6个学生来算,需要老师数量达到180人,远远超过大小班的老师需求。以广州的市场规模来看,约有3、4万学生参加个性化一对一辅导,师资的需求高达6000人以上,按照日校体系100名老师的规模,足可以重新组建60个学校。那么这么庞大的师资规模是以哪类老师为师资主体的?

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个性化一对一辅导机构在教学管理上无作为,岂不是跟家教中介的区别仅在于上课地点的不同?

大学生/研究生不应是个性化一对一辅导的师资主体

在系列报道的第三篇我们讲过,个性化一对一辅导行业的“前身”是“家教中介”,而家教中介是以大学生/研究生为师资主体的,而个性化辅导的课时费是家教的3、4倍,其产品的性质与家教中介的“陪读”不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方案、解决问题。因此对于所需的产品的载体——师资的要求自然不同,如果没有对于教材、上课进度的熟识度,如何分析问题,制定方案?如果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如何能把握个性,解决问题? 因此,大学生/研究生不应是个性化一对一辅导的师资主体。

在校老师不会是个性化一对一辅导的师资主体

很多机构都打着“在校老师”的旗号做宣传,但这并不符合实际。首先,按规定在校老师就不允许出来兼职辅导老师,这是政策上的限制。然后,在校教师的薪酬福利水平相对较高,按照个性化一对一辅导目前的市场师资报酬,很难吸引到在校老师。在校老师的在外担任兼职辅导老师的需求由于以上两个方面受到很大冲击,即使仍有需求,在校老师仍可以选择“自带学生”,比在机构兼职收入更高,也更自由、灵活。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在校老师的主体社会职责与学生的辅导需求成反比,也就是说,越到临近考试阶段,在校老师的主体工作任务就越重,就越抽不出时间做兼职辅导。

机构全职教师/“全职走穴”教师才是个性化一对一辅导的师资主体

这样说来,机构全职教师/“全职走穴”教师才是个性化一对一辅导的师资主体。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调研了400名正在参加个性化一对一辅导的学生家长,得到的结果是:约有一半的家长不知道正在给孩子辅导的老师属于哪个类别,某机构高二学生家长王先生:“因为辅导机构说,老师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在校老师身份,所以我们也没问,不过看起来是有经验的老师。”而知道类别的这个部分,约有65%为机构全职教师/“全职走穴”教师、20%为大学生/研究生、15%为在校老师。

师资问题

以机构全职教师/“全职走穴”教师为师资主体的个性化一对一辅导行业存哪些问题?以下是《新快报》行业大调研里反馈的典型问题:

参加某机构英语辅导的小四学生家长唐女士:“我不知道机构聘用教师的标准是什么?我在这家机构换了两个老师都不如意,要么太年轻,好像是大学生一样,要么太严肃,教个小学没必要这样。”

“现在给我小孩上数学科的李老师好像不太了解学校的上课进度,对课程也不是很熟悉,我倒知道她是个好老师,但不了解课程也不行啊”番禺中学周同学的家长说。

“这家机构的老师水平还可以,但好像特别忙,经常需要我们来顺应他的时间,上次遇到他聊起来,他每个周末要上20个小时,平常时间晚上还在上课,我都不知道他还哪有时间备课,上课都机械化了。”严女士谈到老师如是说。

崔女士说:“我就是觉得老师不太负责任,经常迟到,上完课两手一甩,这样的老师能力再强也不好啊。”

曾经当过老师的曾先生说:“我觉得机构的辅导老师也应该分梯度吧,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往往教学效果要更好一些,应该划分为更高级别的老师,然后不断优化机构,这样才能剩下好老师,而不是我们自己去撞运气。”

可见,在聘用标准、课程熟识度、教师课时量、教学管理、效果评级等方面,个性化一对一的师资问题都比较明显,那么以机构全职教师/“全职走穴”教师为师资主体的个性化一对一辅导机构,应该以怎样的师资管理标准来强化个性化产品的载体功能,《新快报》个性化一对一辅导深锐观察系列报道师资②篇将给您标杆,请不要错过。另外,现阶段小升初、中高考已经结束,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玩性太大,怕以后收不住,那么辅导市场中的新初一、新高一斜街课程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