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孩子们和父母之间隔着千上万水,一年见不到几次面。每年暑假的时候小候鸟们就会飞到父母的身边的,和父母团聚。上海易思教育专家表示现在暑假已经快要结束了小候鸟们过的怎么样呢?在陌生的大城市里面是否感受到了情亲。
暑假期间小候鸟王琦在父母身边待了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她经常的和父母说,自己想回家。
王琦一家是河北人,爸爸妈妈来到北京打工已经有十二年的时间了,他们在工场的流水线上的小时工,一直靠自己的力量打拼多年经营了一家水果店。由于为了躲避查超生,八年前在王琦出生的时候,就带着哥哥来到北京打工。王琦则由爷爷奶奶从襁褓中带到现在。哥哥是"随迁子女",妹妹是"留守儿童",王琦一家就这样度过了8年的两地生活。
王琦的爸爸王军说:“现在孩子还小,估计还没有感受到,可是我们的心里面亏欠孩子的实在是太多了。” 暑假把女儿接到北京,是为了弥补自己对孩子亏欠,也为了兄妹俩能增加感情。
上海易思教育心理专家表示爸爸的考虑不是没有一定的原由。因为和孩子之间相聚的时间是在是太少,暑假妹妹的到来,十一岁的哥哥王跃没有感觉到应为兄妹相聚而感到高兴,反而表现出些许排斥。
“兄妹两个人不愿意在一起玩,特别是哥哥老是霸占电视不让妹妹看,还经常的和妹妹吵。”王军说,大家分开了八年,兄妹之间的感情渐渐的淡去,这就是他更担心的问题。"等过两年攒点钱了,想啥法子也得让闺女过来。"
由于爸爸妈妈是做水果生意的,平常王琦就是待在店里面帮助妈妈做饭照顾生意。暑假就快过去了,王琦在面对记者暑假去了北京什么地方玩的时候。8岁的王琦除了提到全家人去了天安门和动物园之外,再没有更多的"游玩"记忆。
由于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之下,情亲渐渐的生疏,王琦在和记者聊天的过程中,王琦就总是沉默寡言。但是提及在北京打工的父母,这位8岁的女孩很敏感地回应,"我爸妈不是‘打工’,是‘做生意’,等有了钱就会接我过来上学。"
上海易思教育一对一辅导老师指出暑假应该是小候鸟们更希望来到的时间,因为他们天天盼着能够和父母在一起团聚,但是真正到了暑假来到了父母的身边,他们又感觉到了生疏,感觉不到浓厚的情亲。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