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为非常杰出的人,但是家长要想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关键还是要看家长怎么样去做。易思教育专家表示父母是孩子的卓绝任老师,因此父母的言行举止就是孩子学习的东西,等到孩子长大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就会更大了。
1.说的出就做的到
在孩子相处的时候,千万不要对孩子许下承诺,如果承诺了那么就一定要去做到,要是因为别的事情不能实现对孩子的承诺,就要很真诚的向孩子道歉, 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制定的规则一定要明确,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比如和孩子商定逛商场只能买一个玩具,但是孩子决定买什么。那么,孩子买完一个还要再买,就要鲜明而坚定的拒绝。同时,无论孩子想买的那个玩具性价比多么低、多么不适合孩子,我们都不能否决,要让他来决定
2.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
易思教育辅导老师指出这个更关键的要点就是让孩子感受到才有效。很多的家长费尽心思为了孩子,但是总感觉不到孩子和父母会变得更加的亲近,因为这些是父母一厢情愿给孩子的,未必就是孩子很想要的,并且父母根本就不知道孩子想要的是什么也不愿意详细的去了解。孩子就想跟妈妈一起玩,妈妈认为花高价报班或者请家教是“爱”,却不愿意花时间陪孩子玩,认为这个不重要,这种情况孩子就是感受不到,感受不到“爱”又被强给,孩子内心压抑,就会反叛或者疏离。
教育孩子做或者不做一些事情,这样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在为他们着想。例如电器插座是不能玩的,你就要让孩子知道你是在为他的安全着想,可是要怎么样让孩子感觉到呢?你就爱将危险展示给孩子看。比如 “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出路”,这种话孩子就是不能感受到的,因为他太小对“将来”没有概念,所以能做的就是,让他感受到“成绩的成就感”和“学习本身的快乐”。
3.让孩子信服
易思教育专家表示只要是我们自己说出来的自己肯定能够做到,因为我们的建议是必要的而且又是有价值的行的通的,要是孩子不知道的或者做不到的,还是他们不懂的,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交给孩子,帮助到他们,让孩子对我们信服。反之,孩子就不信不服我们。比如我们教导孩子“要诚实”,其实“诚实≠实话实说”,别人请我们吃饭,我们不愿意去,会客气地说“今天没空,以后再约”,这就不是“实话实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诚实。
也许我们会认为孩子现在还小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多的事情,但是孩子会非常的敏感,非常的认真,在他们的眼里,心里面就是冲突就是怀疑。再比如我们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努力进取,如果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处于得过且过的状态,我们这句话就没有力量,因孩子相信他看到的远远多于相信他听到的。
易思教育一对一辅导老师表示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要是孩子感觉到我们对他是说话算数的,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那么孩子又有什么理由不听我们的话呢?
扩展阅读:大学迎来95后新生 年轻一族开启大学时代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