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是试着想一下,假如要为农民减轻体力上的劳动负担,就是限制他们下地干活的时间,太阳出来就禁止他们下地干活,太阳下山就要休息,这样做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报名哥课程一对一辅导老师表示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在不能切实际的情况之下改变劳动的方式、保证收成的前提之下,农民就不会轻易的就接受这种“减负”的方法。
但是换一种思路,如果为农民们先提供一种更为先进、高效的提升农作物产量的办法,让他们不用付出同以往一样的时间,就可以获得比以往更大的收获,减少耕作时间、减轻负担就会成为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这个就是减负和增效之间存在关系,置身与教育的领域之中,道理是一样的。“增效以减负”,效率增加了,学生负担便可随之减轻。
可是,到底怎么样才能实现增效呢?在这里首先需要梳理一个概念,“增效”不一定就是说在单位的时间内,给学生灌输更多的好知识。而是要真正地启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让孩子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迸发出进一步学习的渴望和主动性。
看一看现在教育的领域,我们就会非常遗憾的发现,在教学的过程之中,会发现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对学习有很大的兴趣。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并不是每节课对学生都有吸引力。
报名哥课程研究专家指出学习意味着成长,所以,学习的方法要有尝试、有探索、要富含挑战性,学习意味着发展,所以,学习的内容要多元、广泛、丰富。可现实的情况是,很多教师把学生的学习变得窄化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简单的当成上课、听讲、练习、作业,加上传统的教育观念所信奉的“熟能生巧”,大量机械的练习伴随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习变得沉重乏味而负担重重。
从这个角度说,实现增效减负,对于教师来说,既有责任教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更有责任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变得更有意义和更富含挑战,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
面对“活”与“乱”,老师们更多地感到不知所措;由于很多时候课桌摆成了小组形式,学生之间面对面的机会增多,老师感到的是干扰,以及权威的失落……增效减负,还需要老师们做到让课堂活起来,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关于这一点,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遇到了困惑。
比如,由于更注重课堂的开放性,上课时经常会遇到学生就某一问题争论不休,既定的教学内容常常讲不完,老师在“收”“放”之间犹豫不定;由于教学中互动性增强,面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观点,老师感到从没有过的对课堂的失控感;由于强调倾听与交流,缺乏过去的整齐回答的气氛,老师感到上课没有激情了;由于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如何建立对集体的认同,对纪律和秩序的约束。
为什么这些问题会带来老师困扰,我想,是因为我们太习惯“齐步走和整齐划一”了,太习惯系统讲解、学生练习、纸笔考试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了。打破这种思维方式和教学习惯,就要求教师们摒弃旧有的观念,从观念上真正认识和理解将课堂交还给学生,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和意义。
其实,减负一直就是一个很老的问题,通过增加效率来实现减负这并不是一个新的观点。可是,要怎么样才能真正的做到提升课堂的效率来减负,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报名哥课程一对一辅导老师认为对老师们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对此,显然还需要全体一线教育工作者做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学大教育咨询师怎么样?
学大教育简介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