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经济学学习内容和分数
1.学习AP经济学的原因
很多学生说是不是理工科学生学习经济学是没用的?其实不然。现在我们国家和国际各国都在说经济增长需要创新,而我们大部分理工科同学将来学习和科研的结果都是需要转化为现实的产品才能具有市场价值。如果你对市场和经济的一般规律一无所知,你的研究方向就有可能是跑偏,你的研究的市场价值也许不能达到资源使用的更大化。近几年迅速成长的小米手机就是一个技术和市场结合的成功的例子,并且很多例子证明理科生也需要学习经济学。
对于商科学生来说,经济学是专业基础课,所以商科学生必须学习经济学。而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在高中教育中一般没有经济学,如果不在中国做一些衔接,到国外直接学习外国教授讲的经济学可能学习起来会有些吃力。而对于文科生来说,经济学也是必要的。文科生的主要专业为历史、社会学、心理学等,这些社会科学研究的方面都和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和经济行为有关。如果没有经济学知识,文科生的学习就可能偏离社会科学的方向。
因此,经济学是一个适用于各个专业的应用基础课。AP经济学的课程设置是按照美国大学一年级经济学公共课水平设计的,主要都是阐述基本概念,没有复杂的数学推理,从学习难度上并不是很大,很适合我国高中生学习。
一些文科生不愿意学习经济学是因为需要用到数学,但我们要知道AP经济学考试不涉及数学内容,很多知识可以通过经济学学科自身的方法和生活常识加以解释。当然学生如果数学基础好,数学知识有助于对经济知识的理解。
AP经济学的学习和考试内容AP经济学的学习内容
根据更新考试大纲规定的AP经济学的考试内容如下:
AP微观经济学主要是围绕基本循环流动图,讨论两类市场(商品和服务市场),两类参与者(消费者和厂商)的各种行为。
2.AP微观经济学主要内容:
1)AP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图形(Basic concept and basic graph)
2)供给、需求、弹性及其应用(Supply ,demand,elasticity and its
application)
3)消费者行为(consumer behavior )
4)成本与市场结构(cost and market structure)
5)生产要素市场(factor market)
6)外部性和政府的作用(externalit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
7)AP宏观经济学主要围绕宏观经济中的四大问题、两个模型、政府两种政策。
8)四大问题为产出(我们主要用GDP表示)(output and GDP)和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失业(unemployment)、通货膨胀(inflation)以及国际收支平衡(balance of payment)。
9)两个模型为总支出模型(aggregate expenditure)和总需求和总供给(Aggregate Demand/Aggregate Supply)模型。
10)政府两种政策为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和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 )。
11)在研究货币政策时还要学习美国的银行体系(Banking system)。
12)不论是否参加AP考试,经济学基础课程所学到知识主要也是以上这些内容。
还要提醒大家,AP宏观经济学和AP微观经济学重合的部分主要有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机会成本、边际、稀缺性、供给与需求、弹性等。如果考生AP宏观经济学和AP微观经济学同时考,则重合部分一起复习即可。重合部分的出题模式在两份试卷中大体相同。
AP经济学的试卷结构和分数分布
AP微观经济学 AP宏观经济学
题型 数量 答题
时间 原始分数 原始分数
卓绝部分: 单选题 70分钟 60 * 1分/题=60分
第二部分:简答题 60分钟 3题共30分
全卷原始分满分 90分
考场上,AP宏观经济学和AP微观经济学考试的时间安排两部分是分开进行的。单选题考完要收回答题卡和试卷册,中间休息约10分种后发简答题的试卷册。考生不能用简答题的答题时间回答单选题。
AP经济学考试原始分与5分制的转化如下:
原始分 更后分数
75-90分 5分
62-74分 4分
50-61分 3分
39-49分 2分
0-38分 1分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