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同行都在使用奇网校

Online Service

没有围墙的哈佛

类型:美国留学
发布时间:2018-02-23 16:36:44

当我的一只脚正好踏进哈佛校园时,心里却在思索着一个谜:为什么著名的哈佛大学没有围墙?!我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大学,没有围墙,在中国是绝对不可能的。而此刻,我确实是身处学习的天堂——哈佛,不是在逛公园。没有围墙,我很不适应。


 
在中国,处处都有围墙或者围城。我也是学生时代的过来人,中国人从古到今,祖祖辈辈,将一句话奉为“圣经”——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这一代人更是久经考场,可以说,我是被各种考试给活活“烤”大的!不仅被动考试,而且是不得不考,还得是一考不行,二战,三不歇,直到合格。回顾我自己的考试经历,恰似老天爷给我开的不大不小的一个玩笑.从小到大,我就没有考过第一名,第二、第三倒是拿了不少。每当我拿到第二,同桌安慰道:考第二,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二”下去。假如,我考到第三,更有说法,自称江湖小三,小三精神也是一种精神。有精神在,就不会永远是“二”或者是小三。


 
钱钟书先生被我们这一代人记住的是小说《围城》,有多少人知道钱先生的英文是远胜于中文作品《围城》的?!晓得“吃一堑,长一智。”被钱先生译为“A fall into a pit, a gain in your wit.”的中国90后更是凤毛麟角了。


 
在我看来,中国学生主动或者被动考试,其实,是为了跳出围墙或者围城。不谈世界,就中国国情而言,暂且还真的没有一种体制取代考试这种相对公平的解决方法,最后让学生跳出围墙或者围城。


 
此刻,我正坐在哈佛图书馆窗前,端着咖啡,看着眼前各种肤色着各种颜色的衣服的学生们,或捧书;或指尖飞速划过iPad;或膝地而坐;或头枕书包而憩;甚至还有学生左手五根手指夹着三根面包,横着咬过,眼不离书。传说中,似乎惟有武艺高强的人方才可以这般研习啊。这一幕,我不知道如何去形容的好。让我回忆起今年年初的一件事情。


 
元旦期间,我的一个亲戚带着孩子到广州旅游。四岁的男孩,很可爱,每天缠着我问各种奇怪的作业题。为了显示我这个名师的威望,我自然乐意做这种事情。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四岁的孩子,要做的题目是什么呢?其中一道是这样的:从1到9,请排列成三排,要求横着、竖着和斜着,三个数字之和均为15。我高估了自己的智商,当年,我还考过研究生和GRE呢,一个4岁孩子的题搞不定?我答应他,一分钟之内,叔叔搞定。一分钟, 60个一秒钟啊,跟玩似的就过去了,我的手还没有下笔。两分钟……五分钟……最后,小男孩看着钟说,叔叔,好像你们家的钟坏了呀?我当时那个头上的汗哪。唉。腾哥,今天要栽了。最后,我找个机会,上了一趟厕所,回来后,才算出来这道题。我直接就怒了,反问亲戚,这是哪个学校和哪个老师出这么一个没有智商的题啊。不知道来自农村的亲戚太老实,还是被我问吓着了。半晌,细声细语地从嘴里蹦出好像这样一句话:“在我们湖北,幼儿园中班就得训练奥数,升小学时老师会问,一问没有学过奥数,根本就不接收。”听后,接下来,轮到我无语了。说到底,还是一道围墙嘛。

 


我不禁可怜眼前的这个小男孩,我像他那么大的时候,还在长江边上玩泥巴呢。我立即蹲下来,问他,“叔叔问你一句话,你得说实话,好么?”小家伙很懂事,眨眨眼睛,点头表示嗯。“你喜欢学习吗?”小家伙抬头看着他的父亲,不语,他爸爸立刻瞪了他一眼,喝斥到:“他懂个屁的什么喜欢不喜欢啊,不跟老子好好学习,就一个字——打死他!”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我回忆起我经常得的第二和第三。我不干了,我反驳他,“哥,你太过分了,不要以为这么小的孩子不懂事,你逼着他学,也不一定学得好啊。再说了,你自己的文化有问题呢。‘打死他’是三个字,不是一个字!”那个亲戚说不过我,他脸红了,那一天和我们一家人说的话不超过五句。本来,挺好的广州之旅,最后,不欢而散。我估计,我那个哥哥也不太愿意见我了,我也无所谓见与不见。让我难忘的是小男孩在回答问题之前要看他父亲一眼时那个不知所措的眼神。也许,在他幼小的心里,已经接受了围墙的存在。默然。不争。

 


一瞬间,我仿佛明白了哈佛大学门前标语的意义。怎么说来着?


“Enter to grow in knowledge ,depart to better serve thecountry and the kind.来到哈佛,是为了在知识的海洋中成长,离开哈佛是为了更好的为国家和人类服务。”


  
结合我从小到大考第二第三的经历,像我这样的人也到了哈佛,没有了围墙,我进入了知识的真正的海洋,这样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学习的天堂。

 


同学们,不可矢否,托福,就是横在大家进入北美的一道围墙。刘亦婷能过这道墙,张腾能过,谁人说,你不可以过?!


记住,我在哈佛等你们!


Lovingand waiting for all of you.


  
 张腾


2013年2月于哈佛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