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同行都在使用奇网校

Online Service

普林斯顿的生活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类型:美国留学
发布时间:2018-02-23 16:33:45

大家好,我叫曹楚楠。很高兴今天晚上能和大家一起做互动,这次讲座主要分为几个部分吧。都是我认为大家会感兴趣的部分吧:学习、考试、工作和生活。每个部分都会回答一些我经常看到、想到或者被问到的问题。当然在结束的时候,大家如果有什么其他的问题,也欢迎大家提问。需要提前声明一下。因为有录播,本次讲座的一切都是我的个人观点,和大家聊聊天并不代表任何公司、学校和其他人的立场。希望大家能理解。好的,那就这样了,我们开始喽。

Part I

第一个部分是大家最感兴趣的部分,就是学习部分。我先来见到介绍一下我自己。我2005年在多伦多大学读的本科,入学的时候我选择是生物,学了两年后发现当医生真的是很漫长很漫长的过程。当然了,如果不当医生的话,学生物是个更漫长的过程。所以在后面的两年就修了一些经济方面的课程。2008年金融危机,发现经济方面就业十分严峻。生物方面的就业一直都很严峻。所以就做了第二手准备,好像是2008年,刚好当时就在北京,所以就去学了GRE。在09年到10年我毕业后有一个做经济科研这方面工作的机会,最后还是决定先去工作再去读书。你会发现我中间隔了一年,工作期间申请了学校,申请了金工或者仅供相关的专业。毕竟本科学生物的话,相对来说金工数学部分还是比较弱的。所以申请了比较接近金工,但又不完全是金工的专业。之后有幸在2010到2012年在普林斯顿度过了两年。

考试方面,我是2008年就是我大三的时候考的GRE。考了780+800+5.5。当时GRE的满分是800、800、6.0。现在改成170分制了,我也不是很会换算。但是V780据琦叔说是169左右的分数。作文好像和过去一样,只是改了一些细节的问题。在我后来工作时候,怕有些偏商科的学校可能更熟悉GMAT。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如果申请稍微偏商科的学校,教授会不会不是很懂GRE,估计他们更熟悉GMAT,毕竟MBA都是用GMAT嘛。当时为了保险起见,我就在2009年10月份去考了GMAT。GMAT我当时考的分数是780,当时GMAT的满分也是800。780的GRE和780的GMAT好像都是超过了99%top。我不知道现在是怎么样子了,我记得当时GMAT当时是760是99%top,GRE我一直都不是很清楚。好这就是考试方面的了,是我的考试和学习的简单介绍。

现在给大家一些我经常被问到的,或者想到的问题。第一个是蛮多人问的,普林斯顿是什么样子的?其实我自己呢,是个很不喜欢也不是很会拍照的人,但是为了大家……不说了,看图吧。


普林斯顿的橄榄球场是这个样子的。因为美国的大家都比较注重橄榄球这方面的运动。我们当时上课的教室是这个样子的,因为学校还是比较老的,所以很多教室都是这种石头房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beautiful man,中文好像叫美丽心灵。它的主人公纳什是这样子的。


他撑的那把伞,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能看得清楚,是橘红色和黑色的。也就是普林斯顿校徽的颜色,看就是这个校徽的颜色。


这就是美丽心里的纳什,他在那里教课好像教的不多了,也就偶尔教一次博弈论。而且就和电影里一样,他还是有些精神方面的问题。所以现在就不是经常教课。这是他在普林斯顿的一个火车站。他也是会讲课的,当然你想去听的话,也是能听到他讲课。但是讲的不是特别好,因为大神一般讲的都不是特别好,人家一般都是走科研路线的。

Graduate student的宿舍是这样子的。


大部分的博士、硕士都住在这个比较古老的建筑里。这是它新建的,在这个照片的后面部分是一个类似于城堡一样的古老的。居住条件还算不错的,因为普林斯顿在新泽西的乡下,所以住宿的价格还算便宜。除了食堂太难吃了,其他住宿条件还是不错的。我一直都是住在后面那个更老一点的地方,但是当时不知道有一天为什么就照了这张相。食堂特别难吃,但是庆幸普林斯顿有一班一小时就到纽约的火车。当时借助研究一个Priceline,就是美国一个竞价酒店的网站。当时我们研究出一个Priceline的bug。基本上每个周末只有机会就会去纽约改善生活,因为当时普林斯顿宿舍的饭实在太难吃了。没有仔细问过有没有清真,好像确实有的,如果你想要求的话。其实国外比较注意这个问题,就是比如清真、过敏。不像中国,你跟人家说你是素食主义者,人家问你吃不吃鸡吃不吃鱼。

除了这个之外,我们再来几个其他几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第一个就是说:上好学校重要吗?这个问题估计大家也是非常感兴趣的,对吧。我认为学校说白了就是一个品牌。如果你有一项非常过硬自己又非常容易展示出来的技术,那么相对来说品牌就不重要。如果你属于不是技术性的人,那么品牌就是至关重要的。这个其实在社会科学里面,很多时候大家叫他signingly。也就是说你想知道这个人有没有本事,但是你又不能直接observe他的本事,那么你只能通过一些其他和本事有关的特征,比如我们在社会科学里叫proxy。这个时候这个品牌相应就非常非常重要。

听人说你申请了两次是真的吗?这个是真的。我本科毕业的时候是08年,当时是边找工作边申请的学校。当时就觉得自己在纸上一切都是不错的,就是前两年学习的生物我没有任何的实习经历。后来拿到一些勉强和金融相关的工作的offer和一些学校的AD, 比如说ISC什么的。我09年第一次申请的时候拿到了普林斯顿的面试,当时面试的第一个问题面试官就问,他面试的所有的学生都有金融相关的实习和工作经验,为什么我没有?其实这个问题也没法回答嘛。其实我当时听到,也知道自己就是挂了。所以在面试剩下的时间基本在想还能做些什么?面试结束的时候外国人都会给你一个问问题的环节。我问了面试官,如果普林斯顿要了我,那么从要我到最后上学还有七八个月的时间,我应该去做些什么?更好的准备。得到的回答其实我也知道就是我所料的,多积累点相关的经验。当时我就毫不犹豫的拒掉了所有的offer去工作了一年。因为有第一年的铺垫,所以当时就一直想只要我能再拿到面试,面试的第一句我会说“你去年对我说只要我有相关的经验就好了,那么今年我回来了,我有相关经验了。那你说你要不要我吧?”最后的结果就和我想的一模一样,我最后又拿到了面试。然后在面试的第一句话我就跟他说:“我去年见过你,你记不记得我?”他说,他不记得。但是我对他说,你去年对我说你有工作经验就好了,我今年就有了。其实我第一次申请的时候是一点经验都没有的。

听说可以要奖学金,这是真的吗?这好像是琦叔经常说了一个事情吧。确实是的,其实好学校还是非常大方的。我当时拿到了一些offer,基本上很偏向于普林斯顿。我当时的真实的想法就是:万一那个学校给一个全奖我还是会考虑考虑的。当我收到普林斯顿的offer后的两周基本就没有怎么理他们,当时就想等其他的来了再想想吧。然后两周以后收到一封面试官的邮件,问我考虑的如何有没有什么问题?我就把我的真实想法告诉他了,“我收到了,很感兴趣,我非常能来普林斯顿。但是我也想等到其他我申请学校的奖学金的decision下来后,我再综合地做决定。”这就是我当时跟他说的,结果人家第二天就给我回了一封邮件,如果我们也能给的话,你可不可以做决定?所以说就这样很愉快地决定了。所以说你拿到offer的话要冷静,千万别急。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想法,就是你拿到几个offer,你肯定会考虑考虑,不管是名气,还是学校你喜不喜欢呀,奖学金的情况呀,甚至你的就业方向呀。

讲到会考试这个神奇的技能怎么得来?其实我觉得会考试的技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自己在提前知道的时间里面,比如在GRE的情况下是两三个月,如何按部就班的按照计划完成目标。其实standard test,比如GRE这样的考试比其他东西来说是非常简单的。因为你明确的知道,只要把某些题目刷X遍,把某些单词刷Y遍,就可以达到目标了。剩下的最大的困难就是在这两个月里如何激励自己守纪律的按部就班的完成这个XY遍。其实非常必要的时候可以给自己喝一点心灵鸡汤。虽然说我很鄙视心灵鸡汤。但是考试在这两月中会非常无聊。你可能觉得你跟上个星期比没有什么进步。这时候如何激励自己在这两个月里从头到尾一直把它做完。这其实是我见过很多不会考试的人缺少的技能。很简单,就是很简单,其实这种东西就是没有什么难的嘛!

Part II

工作的话,因为有合规的问题,还有录屏的话。那么工作我就少讲一点吧。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在结束的时候问我。其实我的工作还是蛮动荡的。刚才有人问我中间隔一年是去投行吗?其实不是的,一个没有经验的学生物的人在2008年是很难找到投行的。当时很多政府部分在找RA(research assistants)那样的职位。就是非常junior非常entry level的职位。所以我当时就选择了加拿大的央行,在渥太华那个地方。我当时是去做了一年的RA。做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开始申请了,当时也没想在那里做一辈子。所以去了后过了两三个月就开始申请了。RA其实和金融没有什么关系的,所以我说这个勉强和金融相关。之后我去普林斯顿,毕业后就是2012年的时候,当时直接就回香港了。刚开始在一个比较大的银行吧。瑞鑫开始了职业生涯,没干多久就觉得没有意思的。后来就去了一个比较小的银行,但是一个专门做自营的部门,就是麦格理。体验完大公司和小公司后,还是觉得大公司发展前景比较好,所以说就又回到大银行一直到现在。我在这三家一直都是在做和套利相关的工作。

我们再来讲几个工作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