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同行都在使用奇网校

Online Service

教师节的礼物越来越“贵重”家长出手大方

发布时间:2018-02-23 16:02:34

在提倡尊师重而专门设立的教师节里面,少有个不太和谐的声音就是年年出现的“需不需要给老师送礼”的问题。上海学大教育专家表示就在9月10日教师节的那一天,记者在上海的很多学校的现场看见,学生送出了很多鲜花、一张张贺卡乃至一盒盒的巧克力,寄托的是学生对老师们的感恩。


然而,送礼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许多值得玩味的社会现象和值得深思的教育伦理问题。


送礼之风难遏制


在2010年教师节前夕的时候,教育部就已经公布了十所知名中小学联合面向全国教师发出了一份倡议书,倡导老师反对利用教师的职务来为自己谋取私利,不能接受学生、家长的财物。这也是教育部初度以学校联名的方式挂出不收礼的倡议书。


在2010年教师节的前夕,教育部就已经公布了,


两年过去了,给老师送礼之风遏制了吗?


9月8日,某网站刊出挂网调查:“教师节到了,您准备给现在的教师或者孩子的教师送礼吗?”共吸引了5万7千余名网友投票,结果,表示不会送的占47.9%,表示会送的占44.8%。


9月19日,网站上面再一次的就“今天是教师节,假如你准备给自己的教师或者孩子的老师送礼物,那么送多少钱的礼品才合适呢?” 这一问题进行挂网调查,当晚即收到了1万1千余个样本。结果显示,礼金在500元以内的占55.5%,500至1000元的占24.6%,1000至2000元的占7.0%,2000至3000元的占1.8%,5000元以上的占9.8%。


如何让老师获得满足?


世界外国语小学的校长张颖表示,学校严格禁止教师收受家长贵重的礼物或者是卡卷等等。在前几年,曾经有一名骨干教师收到一份名牌化妆品,还没有来得急归还,就被处罚了。“作为学校管理层,不能简单地通过禁止或者说教,去制止不正之风,而应该让老师从一次次课程创新、课题研究、学生互动中获得满足,而非物质。”


低年级的孩子手工制作、 手绘贺卡,中高年级孩子旅行时的摄影作品、还有自己录制的教师节歌曲的CD、写着原创诗歌的信纸……除了被鲜花围绕,张悦颖欣喜地看到,孩子们用创意表达着对老师的祝福。三年级孩子刚刚学会二维码的制作,老师扫一扫贺卡上的二维码,手机屏幕上便跳出了一段孩子们自己录制的祝福视频,着实令人惊喜。学校鼓励孩子DIY教师节礼物,学会感恩。上海学大教育一对一辅导老师表示有意思的是,每个孩子还带回了一朵送给父母的鲜花,学校通过此举告诉孩子们,父母是成长路上卓绝任老师,也别忘了向他们送上感谢。


师生“博弈”陷两难


前天,出席特级教师座谈会的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说,教师节前某卖场推出的200元至1000元不等的所谓“敬师卡”,原本是个商家促销行为,却让教育界平白无故地“躺着中枪”了。


为什么绝大部分的老师用一生来辛辛苦苦的教书育人,可是还是会有一些不太实在的例子会让大家躺着也中枪呢?因为,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一些在社会环境影响下有种种不良行为的人。但绝对要相信这只是极少数。上海学大教育价格合理。


而在教育时评专家熊丙奇看来,教师节送不送礼的问题,不仅让教师们陷入困境,更让家长们做着艰难的“博弈”。


家长送礼与教师不收礼是两回事,一个是师德问题,一个是“态度”问题。家长送礼而教师不收,在家长看来这也相当于完成了“送礼过程”,给了教师一个好的印象;但家长不送礼,那“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上海学大教育辅导老师表示解决这个非常纠结问题的出路,主要还是通过家长委员会这个途径,一起来协商、沟通,处理和监督学生和学校、和老师之间交往的问题。


学大教育暑期班,学大的暑期班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