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分的争议一直没有中断过。由于中间操作不合理性,导致这项惠民政策逐渐演变成为了优势阶层子弟享受的工具。苏州学大1对1辅导认为,高考加分本身是否合理需要探究,对于在操作构成中存在的问题更需要进行明确化,规范化。
我们都知道,高考决定着许多人的命运,一分之差,就很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在家长和学生眼中,加分就是一块肥肉,都希望得到。
有人说,高考加分是促进了高考的公平,有人这指出,高考加分拉大了公平。对于这个争论,苏州学大的高考辅导专家表示,加分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现行的加分政策却需要做调整。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近日公布的2013年文理科分数段统计表显示,在“火拼”更为激烈的两个分数段,每1分就集中了1000名以上考生。“如果能早想办法,拿上10分或20分的高考加分,就不用在这个分数段挤得‘头破血流’了。”特别是对于裸考生来说,一份足以“救命”。
教育人士介绍,我们国家的高考加分政策分为三种:
一是政治性加分,国家对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烈士子女等考生,采取政治性补偿、照顾的优惠政策。
二是鼓励性加分,对具有文艺、体育特长或获得重大科技竞赛奖项的学生,以及三好学生、杰出学生干部等加分,以激励学生发挥特长。
三是政策性加分,国家、地方或某些行业为某个特定需要实行的特定政策,如对退役杰出运动员的关照。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高考加分政策已有过多过滥之嫌。在苏州学大教育整理的数据中显示,国家规定加分的具体政策只有14项,但是,各地却衍生出来了192项加分政策,确实已经达到了泛滥的尺度。
未来不是高考加分加不加的问题,而是给谁加,怎么加,加多少的问题。这一点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严格的要求,防止有漏网之鱼。苏州学大1对1辅导分享。
学大教育资讯:http://www.shxueda.org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