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大教育官网,今年北京大学文科的录取分数相比清华大学要低了十分,这就引起了广大媒体的重点关注。为此,北大招生办负责人表示,清华在北京计划招生的名额只有八人,如果按照这样的规模下去,北大的录取分数就会是687,这样不就是说北大的录取分数远远超出了清华二十三分呢?
其实,北大的文科在北京计划招生的人数是72人,如果两个学校之间的计划和规模相差的实在是太大了,那么分数线的比较就会显得毫无意义,这和生源的质量也没有任何关系。他再次希望,媒体和社会舆论不要再拿北大、清华的高考状元、录取分数线等招生数字化指标进行简单比较,也不要再“绑架”两校为了所谓的面子争夺高分生源,让高校招生“松松绑”。
我个人就非常赞同北大的回应。一直到今天舆论上面的反对“唯分数论”,但是,在每年高招的录取中,媒体就总是会拿分数线来说事,就随意的将分数线和生源质量划上了等号。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令身处其中的高校,颇为困惑。
比如,一校在某地招100人,另一校在某地只招5人,这怎么比较两校的生源质量?高校在高考录取中的分数线,是由招生计划数和报考学生考试情况决定的,由于每一所学校在各地的招生计划数不同,就是假定录取分数可以测评生源质量,在招生计划相差很大的情况下,拿分数线来比较两校的生源质量,也是不客观的。
可是,人们早已经就习惯用分数线来评价一所高校的生源情况。上海学大教育专家表示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在我国当前的高考录取制度框架下,评价学生的标准就只有分数,所以“以分数论英雄”,不但适用于考生,也适用于学校;而是分数线很“直观”,将两校的分数线一对比,就能比出“高下”。
这简直贻笑大方,自主招生改革的用意,就是要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可到头来,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舆论,还是关注考生的分数。就连近年来推进自主招生改革,大家检验一所学校的自主招生是否成功,也用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参加高考的分数来评价。既然如此,还要自主招生改革干什么?
北京学大教育官网,人们喜欢将各个高校放在一起比较,而他们的衡量标准就是分数线的和生源的质量,这样就会对一个高校造成很多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高校的录取情况。
暑期课程关注:http://www.jiaotou.org/kecheng-shujiabuxi-0-0-0-0-1-/
正在努力创建中,请耐心等待。。